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恒羽服饰

恒羽服饰

2015-09-24 23:59

新生儿的护理其实有很多方面要注意,新升级做了父母们的朋友可要多了解些相关知识了。图老师小编在此介绍下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赶紧跟着一起了解下吧!

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对于不到1个月的小宝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了。新手爸妈不要以为这是一件最自然的事,如何让宝宝吃好吃饱,也是学问多多哦。

  1.最佳开奶时间

  宝宝刚出生,第一口奶什么时候喝最合适呢?根据调查显示,新生儿出生后10—30分钟是一个敏感期,这个时候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的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所以,请在宝宝出生的30分钟内给他喝上你的第一口奶吧!

  2.开奶前吃什么?

  宝宝嗷嗷待哺,可妈妈却还没有奶,怎么办?这时千万别急着让他用奶瓶吃配方奶啊。因为吸奶瓶比吸妈妈的乳房要省力多了,聪明的宝宝一旦吃奶瓶上了瘾,造成乳头混淆,很可能会拒绝吮吸妈妈的乳房。为此,妈妈未开奶前,可以把冲泡好的奶粉或糖开水用小勺子给宝宝喂食。或者是调剂一下同产房里其他妈妈的奶水,让宝宝吃点“百家奶”,过渡一下。

  3.正确的喂奶姿势

  躺着喂 妈妈身体侧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放几个枕头在你的头部、大腿下及背部,然后用下方的那只手放在宝宝头下,并支撑他的背部。先喂躺下那一侧的乳房,喂另一侧乳房时,可抱着宝宝一起翻身。

  坐着喂 妈妈把宝宝放在腿上,用手腕托着后背,让宝宝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待宝宝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宝宝口中。喂奶时最好选择低一点的椅子,如果椅子太高,可用一个小板凳垫脚,会更舒服些。

  4.哺乳原则

  刚出生的宝宝一般不用规定喂奶次数,当宝宝饿了或妈妈感到乳房胀时,就可按需哺乳。出生一周内,一般每1—3小时就要喂一次,如果晚上宝宝睡眠时间较长,或妈妈奶胀时,可用一块海绵或毛巾蘸上凉水轻擦宝宝的额头,把他唤醒喂奶。

  5.宝宝吃饱了吗?

  有些妈妈不知道宝宝的奶量,总怕宝宝吃不饱。仔细观察:你的宝宝是否会自动吐出奶头;每天是否换6—8次很湿的尿片以及排大便2—5次;他的体重每星期是否平均增加100克到200克左右;他的肤色是否健康、皮肤和肌肉是否有弹性,如果一切正常,那就说明宝宝吃的很好!

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6.呛奶怎么办?

  新生儿的吞咽协调能力不强,很容易就呛奶了。再加上妈妈的奶水太冲,宝宝来不及吞咽,这样的情况就会更严重了。妈妈在喂奶的时最好先用中指和食指手分开压住乳晕,让乳汁缓慢地流进宝宝嘴中,这样就可减少呛奶。

  7.吐奶怎么办?

  宝宝一旦出现吐奶,妈妈千万别慌了神,可把宝宝上半身保持抬高,或者将宝宝的脸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宝宝吐奶后,不要继续喂奶,最好30分钟后用勺子试喂一些白开水。

  8.打嗝怎么办?

  避免宝宝打嗝的最好办法就是每次喂奶后帮助宝宝拍嗝:竖着抱起宝宝,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或者可试试用手掌按摩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还是会打嗝,就把他竖抱起来,使其上身直立,或在宝宝上半身垫些枕头,使上身保持倾斜,这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

  9.奶瓶宝宝3大喂养原则

  原则1:奶嘴的孔不能开得太大,否则易使婴儿一下吸入过多的奶而呛着。

  原则2:喂奶时得将奶瓶后部始终略高于前部,使奶水能—直充满奶嘴,这不致使婴儿吸入空气。

  原则3:不要让婴儿平躺在床上吸奶瓶,最好抱起婴儿,使其头略高于身体,这样不易发生奶水返流或吐奶。

  10.奶瓶选择2要素

  数量:宝宝在新生儿阶段由于胃口不是很大,但喝奶比较频繁,妈妈最好多准备几个奶瓶。如果是纯人工喂养的,一般要准备5个奶瓶(1—2个120ml的,其他的为200ml)。

  材质:容量小的奶瓶尽量选用玻璃的,因为新生儿想吃奶的时候都很急,玻璃奶瓶容易散热。大容量的奶瓶可选择塑料的。 奶嘴的材质一般为硅胶,但是由于品牌不同,奶嘴的柔软程度不同,一开始可以偏软偏硬的各买一个,让宝宝自己选择。

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11.冲泡奶粉

  宝宝的奶粉适宜用50—60℃的温开水冲泡,太热会破坏奶粉的营养成分。多少水冲泡多少奶粉,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注明,可先把温开水倒入奶瓶,再加入奶粉搅拌均匀。

  12.奶瓶消毒法

  电子蒸汽消毒锅

  优点:有专用的支架放置奶瓶和奶嘴,定时装置让消毒过程变得轻松而且省力,携带方便,特别是出门旅游的时候。

  缺点:是只适用于奶瓶和奶嘴的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

  优点:每样用具都能浸在水里煮沸消毒,经济实用。

  缺点:时间长,受水质影响大。

  13.新生儿需要补充水分吗?

  对于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是不需要喂水的。如果过早、过多喂水,会抑制新生儿的吸吮能力,使他们吸取的乳汁量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

  如果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则需在两餐之间适量补充水分。另外,当高热、大汗、呕吐、腹泻等引起失水时,所有的婴儿都要补充水分,最好用淡盐开水,以防脱水或发生电解质紊乱。

  14.新生儿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鱼肝油)吗?

  新生宝宝体内的维生素是出生前妈妈帮他贮备好的,一般情况下,前两个月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宝宝出现夜惊、睡眠不安、哭闹、多汗等佝偻病早期神经症状时,应请医生检查后再适当的补钙和鱼肝油。

  15.喂药小技巧

  由于新生儿对药味的反应轻微,所以给新生宝宝喂药会比较容易些。家长可先用手固定新生宝宝的头和手,然后用小勺将药液放在舌根部,让其自然咽下。

  TIPS:千万别捏鼻子灌药,以防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

  不要将药物与乳汁搅拌后同时喂服,因乳汁中的蛋白质可使许多药物的药效降低。

  喂药后要注意观察宝宝10分钟左右,以防因药物刺激胃部而发生呕吐。

知识锦囊:如何正确喂养新生儿

  不论妈妈选择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新生儿,喂奶的过程对新生儿来说都十分特别。妈妈应尽可能地让新生儿在吃奶的时候心情放松、愉快。可以抱着新生儿坐在他最喜欢的位置上喂奶,特别是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应尽量避免干扰。在喂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新生儿的食欲得到满足,同时还要让他得到妈妈的爱和关注。

  有很多妈妈对于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进行母乳喂养还犹豫不决。但是妈妈必须根据自身、新生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因为最开始新生儿可能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这是由于大多数新生儿每次喂奶的时候只能喝90~120毫升,有些甚至更少。而且新生儿夜间吃奶的次数也较多,当新生儿白天吃奶较多时,夜间吃奶次数也会减少。但总的来说,新生儿满1个月之后才会渐渐减少夜间吃奶的次数。

  同时,如果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很轻,则需要增加夜间喂奶的次数和时间来增加他的体重。不要担心新生儿在出生后的3~5天内体重减轻。这期间几乎所有新生儿的体重都会减少220~340克,这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新生儿每天至少尿湿尿片6次的话,那么就证明他吃得足够多了。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宝宝都是一样的,营养摄入足够的话,体重也会稳定地增长。按照标准,新生儿每天需要的热量为110焦/千克体重。标准配方奶粉和母乳每升约含有670焦的热量。

  由于婴儿在吃母乳或者吸吮奶嘴的过程中嘴部经常发生摩擦,所以,婴儿的上嘴唇中间会长出吮吸茧。这种现象将随着哺乳次数的增加而消失,但是对有的新生儿来说,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他们会使用杯子为止。有的新生儿的大拇指和手腕上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吮吸茧。

  最初的哺乳,妈妈一般是坐在床上,用几个枕头支着背部,一只手把婴儿抱在怀里,让他的头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喂奶前,妈妈必须用热毛巾把乳房和手擦干净,然后,一手夹住乳房,轻轻塞进婴儿嘴里——不仅是乳头,连同乳头下面的乳晕(即乳头周围的黑圈)都放进婴儿的小嘴里。妈妈会看到,婴儿的两颊张得很大,整个嘴都被乳房占满,颊部肌肉在努力工作,两只小耳朵也跟着在动。不用担心新生儿不会吃,他为了吃到食物,天生就有寻找乳头的本能。在出生10天以内,喂奶前,只要妈妈把新生儿的脸颊靠近自己的身体,新生儿就会本能地转向妈妈的乳房,去寻找乳头。有的妈妈在喂奶时,婴儿的吮吸会使另一个乳房渗出乳汁来。这时可以用一个乳垫或奶套放在乳头上,接住乳汁。

  只要母乳充足,可以让婴儿自己来决定吃奶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孩子睡得正香,喂奶的时间到了,硬把他弄醒了来吃奶,反而不好。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12个烦心事及解决方法

  做了妈妈当然开心,但养育宝宝责任重大,小宝宝身娇体弱,母乳喂养的很多细节都要注意,妈妈们难免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就针对母乳喂养的各类让妈妈们困扰的事,为大家支几招。

  烦心事1:喂奶时另一侧乳房一直漏奶,怎么办?

  支招:这是宝宝正确地吮吸乳汁时,妈妈身体作出的正常反应,因此不需要担心。可以在哺乳时,在另一侧文胸罩杯中塞入乳垫,就可以轻松愉悦地进行哺乳了。

  烦心事2: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支招:乳腺炎是乳房感染细菌的信号。得了乳腺炎,乳房会胀痛,身体出现高温,被感染的部位则会变得红肿。这时需要更加努力地喂食母乳才能好起来。另外,还应该到医院就诊,喂食母乳时尽量让宝宝含得深一些,纠正哺乳姿势,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病情再发。

  烦心事3:乳头喂奶后有伤口怎么办?

  支招:大部分妈妈认为乳头上出现伤口是很自然的事情,实则不然,这说明妈妈的哺乳姿势不够正确。应该让宝宝深深地含着乳头和乳晕部分。端正哺乳姿势的话,乳头就不会受伤了。即使出现伤口,只要矫正喂奶姿势,2、3天内伤口也会自然痊愈。

  烦心事4:乳房淤血很严重,怎么办?

  支招:给宝宝充分喂食母乳就是最好的治疗办法。比平时更频繁地喂食母乳,宝宝吮吸奶水也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如果胀得发硬的乳房不容易含住,可以用手先将乳头和乳晕挤揉一下,变松软后再让宝宝含住。在哺乳前按摩乳房内侧有助于奶水的流动及淋巴和血液的循环。也可以使用圆白菜叶来缓解淤血症状,把冷藏过的圆白菜叶去掉粗茎,在中间穿一个洞,敷在乳房上。

  烦心事5:得了乳头炎,怎么办?

  支招:乳头上长出白色透明状水疱就是乳头炎的主要症状。这是由于奶水残渣堵塞乳管所引起的,可以在喂食母乳前将热毛巾敷在乳房上并紧紧按住,之后让宝宝尽量吸空这一侧的乳汁。尽量避免直接用手挤破水疱,实在需要挤破可以到医院处理。

  烦心事6:如果乳头内陷的话,怎么办?

  支招:如果妈妈乳头内陷,一定要在刚开始喂养母乳时让宝宝深含乳头,并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含过一次奶嘴的宝宝一般就不愿意再含内陷的乳头了。但是,对于只含过内陷乳头的宝宝来说,就会很神奇地适应这种情况,母乳喂养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此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奶水积累太多,喂食前可以先稍微挤出一点奶水,帮助乳头尽量突出,并按摩乳头部分,这样就可以让宝宝容易地含住了。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12个烦心事及解决方法

  烦心事7:每次哺乳前都要擦拭乳头吗?

  支招:母乳中本身就含有抑菌成分,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一遍乳房,在哺乳前挤出少量奶水涂抹在乳头周围就足够了。特别注意不要在哺乳前用香皂擦洗乳房,这会让皮肤保护膜和抗菌物质消失,反而更容易导致乳房出现病症。

  烦心事8:宝宝吃奶后会吐奶,怎么办?

  支招:宝宝的胃是长管状的,而不是弯曲的,所以即使吃很少也容易吐奶。宝宝吐奶时如果不及时擦拭干净,吐泻物进入鼻子或耳朵会引起感染,还有可能堵住气管,妈妈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宝宝一旦吐奶,要立刻把他(她)的脸朝下,防止呕吐物堵住气管。

  烦心事9:宝宝不愿吃奶一直磨人,怎么办?

  支招:造成宝宝不吃奶一直磨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首先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妈妈换了香皂;有可能是宝宝得了中耳炎,吃起奶来很难受;有可能是周围环境太吵闹或室内温度太高等环境因素;还有一个可能是宝宝吃奶的姿势不对,奶水不能很好地被吸出来。

  烦心事10:我家宝宝只愿吃一边的奶,怎么办?

  支招:对于宝宝来说,一边乳房的奶水量也能让他(她)的体重正常增加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妈妈两侧的乳房就会变得不对称,因此要尽可能让宝宝交替吮吸两侧乳房。如果想让宝宝吮吸不经常吸的那一侧乳房,可以先提前按摩这侧乳房的乳头和乳晕部位,让宝宝吸起来更容易。如果宝宝还是拒绝吸,可以让他(她)先吮吸爱吸的一侧,把另一侧稍挤出一点奶后,再在不知不觉中换给宝宝吸,或换个姿势也能让宝宝更快地接受。

  烦心事11:宝宝咬得乳房好疼,怎么办?

  支招:如果哺乳姿势正确,宝宝的舌头应该在下牙和乳头中间,嘴唇和牙龈包着妈妈的乳晕外圈部分,这样是不会咬到妈妈的乳房的。如果宝宝咬着妈妈的乳房,大多时候是因为宝宝已经吃饱了,如果这时硬将乳头从宝宝嘴里抽出容易留下伤口,也会让宝宝咬得更紧,最好的办法是轻轻地捏住宝宝的鼻子让他/她自然而然地松开嘴。

  烦心事12:喂食母乳时感觉很痛,怎么办?

  支招:一般情况下,宝宝吃奶的姿势不正确便会导致妈妈乳房疼痛。可以先将乳头从宝宝嘴里抽出,调整姿势后再次尝试,或者让宝宝吮吸另一侧乳房。有的妈妈怕宝宝含得太深堵住鼻孔导致窒息,便只让宝宝含住乳头部分,这时敏感的乳头可能会产生疼痛感。还有可能是因哺乳姿势不正确导致乳头留下外伤产生疼痛。这时可以在喂食后涂抹一两滴奶水,并把乳头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中。另外,奶水积累太多时也容易产生胀痛,在喂食前挤出少许可以缓解。

知道:纯母乳喂养如何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

  有些妈妈会有这样疑问,宝宝出生10天了,大夫在访视时告诉我应该在孩子出生后15天加鱼肝油和钙剂。我是纯母乳喂养,还需要添加吗?应该如何添加呢?

  其实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齿中。钙对维持神经兴奋性的维持、血液凝固、肌肉收缩和舒张、腺体的分泌、对多种酶有激活作用。钙主要受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1,25–(OH)2–D3的共同调节,钙的吸收也需要一定的磷,磷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钙和磷的比例为2∶1,钙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肠道与泌尿系统,皮肤汗液也有一定量的排出。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钙(36~40毫克/100毫升)和适当比例的磷。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它是钙磷代谢的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维持钙和磷的正常水平。这对正常骨骼的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

  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给,又可经适宜阳光照射皮肤合成。家长应该尽早抱孩子到户外活动,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的制剂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对于早产儿、双胞胎、冬节或梅雨季节出生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如果小婴儿缺乏钙,同时也缺乏维生素D,那么就出现骨质软化症和佝偻病,表现:多汗,易惊甚至出现手足搐搦。久之骨质软化导致乒乓球头颅,肋缘外翻,肋串珠,四肢表现为手镯、脚镯,X形或O形腿 。

  根据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钙的摄入量为:

  0~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婴儿考虑到非母乳来源的钙吸收率较低,故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7个月~1岁:因为母乳摄入量明显减少,钙的浓度也相应地减低,辅食增多,考虑到增长需要及辅食钙吸收率较低的原因,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

  1~3岁:每天发育需要钙600毫克。

  维生素D的摄入: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南方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400~600IU。北方婴儿每天需要补充600~800IU。早产儿也要加至每天600~800IU。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可一次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5万~10万IU。

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女性避开九个“灰色”受孕期1400972 生男生女有哪些决定因素1008511 易生出天才宝宝的生肖结合923058 分娩前的几个助产方法852070 3-6岁是宝宝识字的最佳年龄段813905 揭秘高龄女明星流产背后的真相766246 那些帅哥明星的童年照,你见过吗?695481 七大特征暗示你已经怀孕669083 自然分娩到底有多痛?631522 精卵“相吻”的4大良时605394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如果新生儿是胎粪性便秘,可以采用等渗温盐水,每次15~30毫升灌肠;也可以用开塞露每次5毫升轻轻注入肛门,保留几分钟,多次即可见效。

  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每次约5分钟左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便秘了,新妈妈要开始注意饮食调理了。新妈妈应该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新生儿便秘是因为粪便滞留在肠道,粪便的水分不断被吸收,导致粪便干结无法排出。新生儿多喝白开水有利于消化道和肠道的润湿,促进排便。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呵护
支招:0-1个月宝宝喂养的15个技巧

人工喂养的1个月宝宝补钙

生活百科
人工喂养的1个月宝宝补钙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喂养1-2个月的宝宝?

喂养 宝宝喂养
如何喂养1-2个月的宝宝?

怎样喂养1-2个月的宝宝

喂养 宝宝喂养 育儿知识
怎样喂养1-2个月的宝宝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如何喂养1-2个月的宝宝?

喂养 宝宝
如何喂养1-2个月的宝宝?

怎样喂养1-2个月的宝宝?

喂养 育儿知识
怎样喂养1-2个月的宝宝?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给早产宝宝按按摩有助宝宝健康成长

给早产宝宝按按摩有助宝宝健康成长

盘点: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盘点: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