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

风被方程式

风被方程式

2015-09-24 22:15

新生儿的出生通常都是让新手父母们激动和欣喜的,但千万也不要忘记好好呵护新生儿的到来哦!下面,图老师小编分享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了解新生儿呵护知识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只生一个孩子,优生优育”几乎成了当今社会及家庭的热门话题。怎样使仅有的一个孩子健康发育,茁壮成长,这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尤其年轻妈妈所牵肠挂肚的事。由此,来自上一代的“权威”,来自传统的经验,来自隔壁邻居的育儿常识或建议纷至沓来。然而,儿科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许多貌似真知灼见的育儿常识往往是错误的。下面举出一些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走出这些“误区”。

  一、母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因此哺乳期越长越好。

  母乳喂养确实是对孩子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的生长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哺乳期过长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日渐长大,对营养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原本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其它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已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的营养需要。同时母乳的分泌量以及营养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低。加外,哺乳期过长而不添加其它辅助食物,易导致小儿“唯奶是食、非奶不吃”,结果造成营养不良。一般来说,哺乳期最短不能少于六个月,而以十至十二个月为合适,最长不应超过一岁半。

  二、小儿体温高于或低于37℃则表示小儿生病了。

  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建立或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体温较成人变化大。通常小儿在清晨的体温会低一些,傍晚的体温会高一些。另外,在哺乳、喂食后,哭闹、玩耍或被拥抱时间过长时,体温都会有所升高,有时甚至高达38.3℃,这些都可以是正常的。测体温时,肛门36至37.7℃,口含35.5至37.2℃仍然属于正常的范围。由此可见,不能一概认为体温高于或低于37℃就是生病了。当然,如果是体温持续上升,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出现,则应就诊。

  三、小儿肥胖意味着强壮,因此小儿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肥胖和强壮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强壮是指在合理营养情况下小儿长得精神饱满、红润结实,而肥胖则是营养过剩的一种表现。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对小儿的健康是一种潜伏的危机。一醒即吃,吃饱即睡,卧床多于活动,动辄进补,小儿稍不愉快则巧克力、宝宝康、赖氨酸、人参蜂王浆等等侍候,导致小儿自身生理节律和免疫功能得不到合理调节,虚而胖之,抵抗力减弱,疾病也就接踵而至。小儿从小就开始发胖,成年后患糖尿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机会比健壮小儿大得多。因此合理的饮食、合理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营养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四、小孩活动过多就是患了“多动症”。

  现代某些家庭对小孩的重视甚至溺爱,往往使小孩较活泼天真。但是有些家长见到小孩活泼好动说认为患了“小儿多动症”,这是错误的。应该提出的是,“多动症”也叫“注意力不集中症”,这是需要通过小儿科医生或小儿精神科医生检查才能确诊的,而不能简单认为活动过多就是“多动症”。“多动症”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引导教育、药物治疗等,而一般的小孩活动过多,则不需要药物治疗,而重在引导说服。

  五、儿童夜间磨牙说明肚子里有寄生虫。

  许多人认为小孩夜间磨牙是因为肠道内有寄生虫,因此吃药驱虫,其结果却往往是徙劳无益,有时甚至导致药物反应和营养不良。事实上,夜间磨牙是由于儿童处在乳恒牙更替阶须,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上下牙齿咬合关系不顺所致。有时也由于情绪不稳或精神受刺激所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与寄生虫病无关。一般而言,小孩夜间磨牙如白天无特殊不适,则不需要治疗。对于换牙后仍存在的上下牙齿咬(〖牙合〗)关系不正常,则应找口腔科医生看看,以免长期磨牙引起牙周创伤或功能损害。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女性如果选择母乳喂养宝宝,产后抑郁的风险可降低一半。大约1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往往会影响她们自身健康及照顾孩子的能力。

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员对英格兰住在西南部的13998名母乳喂养女性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妇幼保健》杂志上。研究发现,那些计划并实现了母乳喂养的女性产后抑郁的风险减少了50%,而那些想要母乳喂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实现的,产后抑郁的风险则会翻倍。但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做长期的跟踪,也就是说目前还无法确定其长期影响。

母乳喂养之所以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在哺乳过程中人体会释放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引发女性的母性本能。近年来,“母乳是否是最好的”广受争论,如果奶瓶喂养能给孩子带来同样的健康益处,我们还有必要亲自母乳喂养吗?对于这个问题,本研究强调,我们应该给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多的支持。

参与本研究的Maria Iacovou博士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们应该告诉每一位目亲,她有权利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母乳喂养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给那些真正想要母乳喂养的女性提供更多支持,同时让没能母乳喂养的女性正确认识其可能增加的风险,并且让家访护士更多地关注这些高风险人群。”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前六个月最好是纯母乳喂养。

接着,研究人员又研究了母乳喂养时间对大脑发育的影响。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孩子脑白质的增加就越多,而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脑白质增加尤其明显。这次研究又给母乳喂养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论点增加了有利的证据。

母乳中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1、聪明脂肪 dha是一种ω-3脂肪酸,也是母乳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大脑的生长、发育、维持都离不开dha。解剖结果显示,相比喝配方奶的婴儿,喝母乳的婴儿大脑中的dha浓度明显更大。虽然,现在很多奶粉中都会添加dha,但是作为不饱和脂肪酸,dha很容易氧化,并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跟任何营养元素一样,dha也不是摄入越多就越好,摄入过多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因此,母乳中的dha更加安全。

2、胆固醇 胆固醇对于成人的健康来说是慢性毒药,但却是婴儿神经细胞发育和增殖所需的基本物质。母乳中有适量的胆固醇、dha以及其他脂类,能够合成髓磷脂,包裹住神经纤维,让信息能够在大脑的各部分之间传递或者从大脑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即使母亲的食物中没有足够多的胆固醇,她们的乳房也能够及时制造出孩子大脑发育所需的胆固醇。

3、乳糖 乳糖是母乳中的主要糖分。婴儿会将乳糖分解为两种更加简单的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的半乳糖是大脑组织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人类学家发现,越是聪明的哺乳动物,其乳汁中的乳糖含量更高。人类乳汁中的乳糖含量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高的。牛奶和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中虽然也含乳糖,但是却远不及母乳。以豆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则完全不含乳糖,只有白糖和玉米糖浆。

4、爱心互动 出生后的头两年,婴儿大脑的成长与发育是最迅速的,而婴儿的日常经历对大脑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脑神经细胞会在这个期间快速增殖,并且通过突触与其他脑神经细胞建立联系,并最终形成如一个大城市的电网一样复杂的神经回路。每当婴儿与外界有互动的时候,其脑神经就会建立一个新的联系。因为母乳消化起来更快,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与妈妈的接触也就更加频繁。另外,哺乳时,母亲与宝宝有最大程度的肌肤接触,这种互动比用奶瓶喂养更深。因此,母乳喂养对孩子大脑产生的刺激是再高明的配方奶粉也无法替代的。

走出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一:母乳喂养会影响身材?

哺乳过程中,婴儿吸吮乳头会不断刺激母亲乳房内分泌乳汁的乳腺组织。同时,哺乳过程中,母体会消耗热量。因此,母乳喂养不仅可使乳房“再发育”,丰满,同时也不会影响母亲身材。

误区二: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什么营养?

大量研究证明,母乳富含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这些都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而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因此母乳喂养就是为孩子建立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

误区三:不断奶,小孩因贪恋母乳不好好吃饭?

婴儿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是因为孩子希望通过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爱的需求。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母乳喂养宝宝到两岁为宜。

误区四:产后奶水不足,干脆给孩子喂牛奶?

产后前两天奶水不足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受到体位、饮食的限制,奶水会发得晚些,如果家长缺乏信心,过早添加配方奶粉,极有可能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母乳喂养的十大误区

推荐阅读: 怀孕妈妈对抗感冒必备小册子

  “母乳喂养对宝宝有益”的观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新手妈妈却因为存在种种认识或做法上的误区,导致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现在我们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时候,三、四个月以后,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

  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母乳喂养的十大误区

推荐阅读: “妊娠反应”?甲减症状惹的祸!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误区6 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误区7 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母乳喂养的十大误区

推荐阅读: 坐月子不可信的的传统禁忌

  误区8 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

  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误区9 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误区10 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盘点:母乳喂养的误区

  妈妈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但宝宝出生后,当母乳喂养真正开始进行的时候,她们却因为各种始料未及、意想不到的问题影响了新妈妈坚持母乳喂养的决心。让我们来认清问题,走出误区,将母乳喂养进行到底!

  误区 :喂奶时间长是因为奶水质量差

  妈妈烦恼:我的奶水不少,总是胀得厉害,可我每次给宝宝喂奶却要花1个多小时,而且宝宝吃完没多长时间,很快就饿了。是不是我的奶水质量差?

  专家分析:宝宝吃奶时间长,并不是奶水质量有差别,而是宝宝吃奶习惯不同,有的宝宝喜欢叼着妈妈的乳头玩,有的宝宝就能吃完马上吐出乳头。如果宝宝要吃一个多小时,排除母乳不足的原因,就是宝宝喜欢叼着乳头玩。宝宝叼着妈妈的乳头玩一个多小时,小嘴离开乳头距离下次吃奶的时间肯定很短,所以,妈妈会误以为是宝宝吃的时间长、容易饿。

  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宝宝含接乳头有问题,即未充分含接到乳晕,而是乳头吸吮,导致无效吸吮,因此吃得时间长,又吃不饱。也有可能在最初时含接较紧,而后渐渐又叼到乳头所致。母乳成分随宝宝生长成分在变化,而每次喂奶前后,乳汁成分也在变化。乳汁在宝宝出生一周内为初乳,不顶饿,第二周左右变为成熟乳,才顶饿。每次喂奶开始的一段时间为前奶,在充分吸吮一侧乳房后,才可能吸吮到后奶,成分变化了,含脂肪多了,才不会那么快饿。因此,每次喂奶,应该让宝宝充分吸空一侧乳房,然后换另一侧乳房吸吮,直至宝宝自动放弃,下次则从后一侧乳房开始吸吮,进行交替喂养,使双侧乳房得到同等机会的刺激,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

  误区:因奶水不如别人的多而自责

  妈妈烦恼:生宝宝前,我最大的理想是能成为“大奶牛”,现在宝宝出生已经两个多月了,虽然不用喂奶粉,吃的也还算饱,并不怎么哭闹。但别的妈妈奶水往往多得都能喷出来,我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有如愿变成“奶牛”。

  专家分析: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位新妈妈奶水的量是不一样的,新妈妈切不可盲目比较奶水多少。你的奶水可能比不上其他新妈妈,但只要宝宝能够吃饱,体重正常增加,就足够了。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成为“奶牛”而泄气,否则压抑的心情更不利于奶水的分泌。而且,只要保持自信愉快的心情坚持喂奶,让宝宝多吸、勤吸,随着宝宝奶量需求的增加,妈妈的乳汁会紧跟宝宝的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多的。

盘点: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宝宝吃不够会咬破妈妈乳头

  妈妈烦恼:宝宝一出生,我就坚持母乳喂养。可宝宝每次吃奶,都含着我的乳头拼命吸,有好多次都把我的乳头咬破了。即使奶头被咬破了,乳房依然胀得很痛。一想到宝宝没吃够就更加心疼。

  专家分析:宝宝吃奶时把妈妈的乳头咬破,并不一定是因为没吃够,很可能是喂养和含接姿势不正确。如果宝宝吃奶时,只是含住了乳头没有含到乳晕,那肯定很难吸到奶,而且也容易将乳头吸破,乳房依然肿胀,无效吸吮。

  科学的喂养姿势很重要,宝宝和妈妈的腹部要贴在一起,宝宝的下巴要紧贴妈妈的乳房;而且一定要吸到乳晕,乳头喂养导致乳头的破裂,乳房肿胀,宝宝吃不到奶,哭闹不休,新妈妈失去信心,导致恶性循环。因此,纠正含接姿势是关键。

  新妈妈乳头龟裂,一定要经常用温水轻轻擦拭乳头。不要用肥皂之类的洗涤剂清洗,以免洗去乳头乳晕上自然分泌的润滑物,同时也不要涂护肤的油脂。每次宝宝吃完奶后,也可挤点奶水涂在乳头上让其自然风干。也可把宝宝吃的鱼肝油涂在上面,因其含维生素A,能帮助表皮复原。

  误区:母乳喂养容易让宝宝缺钙、缺锌

  妈妈烦恼:宝宝6个月前一直是全母乳喂养。可体检时,却发现宝宝缺钙、缺锌;同时体检的也有只吃奶粉的宝宝却什么都不缺。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最营养最好的食物,可为什么宝宝会缺锌缺钙呢?

  专家分析:一般来讲,吃母乳的宝宝不易缺锌、缺钙,妈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因为吃母乳的宝宝是否缺锌或缺钙,主要看妈妈的饮食中是否富含锌和钙。如果妈妈的饮食中缺乏这些微量元素,那宝宝就很有可能缺这些。人们注重胎儿在宫内的营养,孕期营养甚至过分,一旦宝宝出生后,妈妈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膳食营养,哺乳期的营养与宫内最后3个月要求的营养素是一样的。宫内是通过胎盘将营养素传递给宝宝,宝宝出生后,则通过乳汁将营养物质传递给宝宝。因此,新妈妈每天应该保证至少1200mg的钙的摄入,经常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禽蛋和瘦肉、海产品等,食物多样,营养全面,才能保证乳汁中的营养素的全面,适应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误区:胖妈妈奶水多,瘦妈妈奶水少

  妈妈烦恼:宝宝快出生了,我很想以后母乳喂养。可婆婆说,像我这么瘦的妈妈,肯定不会有多少奶水的。确实,我发现身边奶水多的妈妈大多胖胖的,这真是让人泄气啊!

  专家分析:一般情况下,奶水多少和人的胖瘦没有多大关系,乳汁生成主要与孕激素、雌激素、胎盘生乳素、催乳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及胰岛素等有关,也和妈妈体质以及遗传等很多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产后胎儿和胎盘娩出后,乳汁何时分泌,分泌多少,取决于宝宝吸吮时间的早晚和吸吮时间的长短,与乳房大小和肥胖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让宝宝出生后尽早地吸吮乳房,只要宝宝有需求,就满足他,奶水很快就会多起来。奶粉和奶瓶的干扰,都将影响你乳汁的分泌,相信自己。

盘点: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孕前有乳腺增生,产后奶水会少

  妈妈烦恼:我孕前体检时,发现患有乳腺增生,以后生了宝宝会不会影响母乳喂养?听说乳腺增生的情况下喂奶,奶水会很稀,奶量也少。

  专家分析:母乳喂养对乳腺增生的消除很有帮助,恢复好的话,不会影响乳汁分泌。

  一般情况下,孕前有乳腺增生的新妈妈,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每次让宝宝充分吸吮一侧或两侧乳房,直至自动放弃为止。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可以在哺乳时向乳头方向按摩,并且注意喂奶姿势的变更,让宝宝能从不同的方向将乳汁吸尽,防止乳汁的淤积。并增进营养,宝宝的吸吮可以疏通乳管,预防妈妈发生乳腺疾病。

  误区:漏奶会导致母乳不足

  妈妈烦恼:我生完宝宝快一个月了,奶一直不太够;可每次喂奶的时候,另一边的乳房还会漏奶,感觉有点儿奶就这样漏走了,剩下的奶恐怕不够宝宝吃了,是我的乳房存不住奶吗?

  专家分析:一侧漏奶,是因为宝宝吃奶时,刺激体内诱发喷乳反射,此时宝宝一口口吞咽,同时也会使另一侧乳房同样发生喷乳反射,即表现为漏奶了。此时可以用小毛巾轻轻按压一下,即可抑制它的喷乳反射了,防止过多的外溢,浪费乳汁。

  月子期间妈妈经常漏奶,这是因为宝宝和妈妈的乳房在磨合期,妈妈的大脑还不会指挥乳房为宝宝定做适量的奶。等过了月子后,漏乳现象减少,甚至感觉不到奶胀,都是正常现象,说明宝宝和妈妈的乳房磨合得很好了,基本能真正做到宝宝吃多少妈妈产多少了。

  误区: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时必须停止母乳

  妈妈烦恼:带宝宝去妇产医院体检,医生怀疑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让停奶三天。停奶之后,黄疸果然大有好转,可第四天一早一喂奶,却感觉奶水好像没有以前多了。

  专家分析:黄疸是每个宝宝必须经历的过程,对母乳性黄疸不用过分担心,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排除异常病理情况,如果宝宝的黄疸指数不高的话,可以不必停母乳,宝宝只要精神好,体重增加正常,可以不做特殊治疗,一定坚持带宝宝到室外常晒太阳。宝宝患了母乳性黄疸一般需要经过2乣3个月才慢慢消退。妈妈在停母乳期间一定要定时挤奶,防止奶水因无法排空而回奶。不过妈妈要仔细观察,如果宝宝的大便和尿液颜色有变化就要及时到医院。

盘点: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产后没有马上胀奶,预示母乳不足

  妈妈烦恼:听说刚生下宝宝,乳房就该发胀,然后奶水就会出来了;我也看到同病房其他的新妈妈奶水很多,可为什么我生完宝宝却丝毫没有胀奶的感觉。

  专家分析:奶水不是生完宝宝马上就能汩汩而来的,一般产后2乣3天才会开始下奶。但即使如此,也应该在生产1小时内让宝宝练习吸吮,宝宝吸吮对乳头的刺激会引起乳腺分泌乳汁。刚生下来不是没有奶,而是质量高量少的初乳,只要尽早、频繁有效地让宝宝多吸勤吸,奶量会越来越多的,而且不会发胀,因为宝宝频繁地吸吮,随时将乳房中的乳汁吸净,乳房中不会有淤积的乳汁,因此会感到乳房不胀,其实,只要宝宝一吸吮,喷乳反射一发生,就会发现乳汁喷出,而有的妈妈,会出现乳房胀,宝宝吸吮后,肿胀消失。但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是这种感觉。判断乳汁是否充足,主要是观察宝宝每天应该有6次以上的排尿,体重每月增加是否合乎规律,两次喂奶间隔时间,宝宝安详入睡,眼睛明亮,精神好。因此不要用乳房是否肿胀来判断乳汁的多少。

  误区:做过隆胸手术的妈妈一定不能喂奶

  妈妈烦恼:我婚前做过隆胸手术,现在很想要宝宝,但将来宝宝能不能吃母乳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整形医院说不影响母乳喂养,也有人说隆胸手术会导致乳腺感染不适合喂宝宝,我真是不知道该听谁的。

  专家分析:隆胸主要有注射式和假体硅胶两种。注射式容易因为操作人员手法不规范而把注射物注射到乳腺组织里,这样就更容易扩散到乳腺导管,导致乳腺组织感染。因此,进行过注射式隆胸的妈妈,产后尽量不要给宝宝哺乳。而假体硅胶隆胸时放的位置是在乳腺下面胸大肌的间隙,不直接介入乳腺组织,所以一般不影响产后的母乳喂养。但如果手术因操作不慎,植入假体时有切断乳腺的可能,因此会影响母乳分泌。

  隆胸妈妈哺乳前都要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以确定能否进行母乳喂养。同时,提醒爱美的女士,为了宝宝的健康,在未育前尽量不要做隆胸手术。

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图解分娩时会阴侧切手术全过程1400972 你绝不知道的十大怪异怀孕现象1008511 震惊!孕妇和人体X射线艺术照923058 春天 把握孩子长个黄金季852070 孕期有害胎儿的18种食物813905 易致胎儿畸形的五种食物766246 生男生女有哪些决定因素695481 膝下无子延续香火恐孤老一生的明星669083 人工授精全过程大揭密(图)631522 奇!腹中胎儿能做鬼脸打哈欠样样精(图)605394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一:母乳喂养儿大便发绿,大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肠上部的胆汁含有胆红素和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当大便推送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转变为胆红素,这时大便呈黄色。母乳喂养的小儿的tulaoshi.com大便偏酸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浅绿色,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吃奶好,全身情况正常,新妈妈可不必担心,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有进步。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二:着凉。孩子吃的奶有点偏凉了或者孩子的腹部、脚部受凉都可能大便发绿。这是因为,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在结肠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故呈现绿色。这是产生绿色大便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原因引起的绿色大便,可能还有像感冒一类的症状。如果只有绿色大便,注意腹部保暖,尤其在晚上,过几天就会恢复。如果有感冒症状,应同时对感冒进行对症治疗。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三:饥饿。有的宝宝因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出现绿色大便,宝宝因饥饿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容易与其它述情况区分。这种情况只要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就可以了。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呵护
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

柠檬泡水越浓越好吗?5个饮食误区

柠檬 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小常识
柠檬泡水越浓越好吗?5个饮食误区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母乳喂养讲究多 5个误区须避免

育儿知识
母乳喂养讲究多 5个误区须避免

年轻父母谨防5大育儿误区

育儿 产检
年轻父母谨防5大育儿误区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母乳越早哺乳越好

生活百科
母乳越早哺乳越好

育儿误区有哪些 常见的育儿误区

育儿
育儿误区有哪些 常见的育儿误区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睡梦中作吸奶状是饿了吗?宝宝睡觉时不可喂奶

宝宝睡梦中作吸奶状是饿了吗?宝宝睡觉时不可喂奶

预防新生儿脐炎和脐疝的原则

预防新生儿脐炎和脐疝的原则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