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大喜大怒更促老 中医护心有妙法

幸福家火锅

幸福家火锅

2015-08-31 20:21

古言有人云: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罢了。节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以后。养生之道如今愈被重视,下面图老师小编给大家普及下立夏大喜大怒更促老 中医护心有妙法,不懂的赶紧看过来!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 夏天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

  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故为阳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并主神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其次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

  夏养心,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注意:

  一、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这个时节,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夏天养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二、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夏天人们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 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闭汗,在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所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三、心分阴阳,既要养“心阳”又要养“心阴”。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等。有心气虚或心阳虚症状的人,夏天尤其应该避免多出汗,以免伤了心阳,可用人参(2~3克)、西洋参(3~5(m.tulaoshi.com)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口服液。心阴虚则指心阴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西洋参3克、麦冬3~5克,或吃冰糖大枣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银耳莲子羹。

  四、不要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食物。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容易出现腹泻。所以,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

  五、要睡眠充足。夏天老年人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没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呆着。碰到这样的情况,老人就应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

  六、初夏到来,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

四季养生相关推荐
最适宜养生的蔬菜有哪些
冬季必备10个养生常识 春季养生运动对人体的好处
女性冬季养生做到四点保健康
养生常识 洗澡加料更健康 冬季怎么养生保暖
四季养生别忘了吃“四冬” 健康养生10个最佳保养时间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秋季最全养生方法
中医有效养生方法 起床必做的健康养生动作

  现在饮食方法都离不开补这个字,意思为补身体,吃一些很有营养的身体,或者是让身体更有活力的食品,不过,补的同时很多人不知道一些误区是什么,补是好的,但是乱补不仅可能不会有效果,而且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那么这些问题都有哪些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ijiyangsheng/)

冬季到了,切勿乱补

  冬天到了,吃一些让身子暖暖的食品很多人觉得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在这的同时也需要知道一些禁忌,这样的话才不会让您补的目的不会带来反效果,那么都有什么禁忌呢?

  误区一:地域不分“滥补”

  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狗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

  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tulaoshi.com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干润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误区二:老少不辨“蛮补”


  秋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干燥,即使是频繁地喝水,也总是感觉到口干舌燥,我们该如何防“燥”呢?尤其是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休息的朋友们,该如何战胜干燥呢?我们该如何从饮食、运动、情绪下手,将干燥彻底“打败”呢?

秋季防干燥 饮食需注意

  喝水是补津液,可是喝的水已经不少了,嘴唇还照样干,怎么办?

  秋季要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

  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为什么排便与补津液有关呢?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

  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

  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寒凉食物很多: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藕、海参、蜂蜜、鸡蛋、苦瓜等等。

  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水果宜吃葡萄、梨等,忌温性的荔枝、苹果等。

  有人问喝水喝茶能不能防燥?当然能。可是仅靠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双休日,自己还是要给自己熬点汤和粥,这也是防燥的要点。

  但是如果喝了很多水,又喝了很多汤和粥,可是你一到单位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这样喝多少水也没有用??嘴唇照样干。

  再比如你喝了一上午茶,可是你中午又是大鱼大肉,又吃了不少甜食,喝了可乐,你上午喝的水全没用了。

  所以要多吃防燥的,躲着助燥(图老师整理)的,再从全身及情绪方面把握自己,你一定不会再燥了。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饮食、坚持运动,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曲折,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吃水果,饮食搭配要合理,多吃温热的食物,且以清淡为主,让我们这个秋天不再“燥”。



延伸阅读:

四季养生护肠道5妙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ijiyangsheng/)

1、饮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少吃高脂、高热量、辛辣的食物;避免食物过于精细。需要注意的是,光吃素食也容易发生便秘,因为仅仅有粗纤维是远远不够的,预防便秘还必须保证身体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水分,适当的油脂肉类,保持饮食均衡。

2、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不管有无便意,每天定时(比如早上)上厕所,建立条件反射,形成固定排便的好习惯。另外,如有便意应及时上厕所,不能忍着。

3、加强运动和身体锻炼:经常跑步、游泳、骑车、爬山、做瑜伽等等,以及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都可以是胃肠活动加强,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排便动力。

4、注意精神和压力调节:精神压力过大,经常情绪紧张、焦虑、压抑、易怒等,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带来便秘、腹泻、腹痛等问题。

5、谨慎使用通便产品:如便秘者平时有服用通便产品,请注意查看产品成分说明,避免滥用长期使用含泻药成分(如番泻叶、芦荟、决明子、大黄、火麻仁)胡药品和保健品。

每天必须喝3000cc的水才能让肠道不干涩及清肠,且水是最好的溶剂,喝水可帮助体内各种循环,使毒素快速排出,预防便秘。

四季养生相关推荐
最适宜养生的蔬菜有哪些
冬季必备10个养生常识 春季养生运动对人体的好处
女性冬季养生做到四点保健康
养生常识 洗澡加料更健康 冬季怎么养生保暖
四季养生别忘了吃“四冬” 健康养生10个最佳保养时间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秋季最全养生方法
中医有效养生方法 起床必做的健康养生动作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立夏大喜大怒更促老 中医护心有妙法

四季养生
立夏大喜大怒更促老 中医护心有妙法

盘点秋季中医护肤心得

护肤
盘点秋季中医护肤心得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老中医护肤品

生活百科
老中医护肤品

中医护眼的10大妙招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护眼的10大妙招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中医护理:山药大枣补脾胃

饮食禁忌 健康饮食
中医护理:山药大枣补脾胃

冬季中医养生健肺妙法

冬季养生 健康
冬季中医养生健肺妙法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几种水果有助生殖系统健康

几种水果有助生殖系统健康

夏季口腔溃疡大爆发 八习惯七秘方防御战

夏季口腔溃疡大爆发 八习惯七秘方防御战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