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钓鱼比赛使用鱼竿浅谈

痛到极致&才是幸福

痛到极致&才是幸福

2015-01-21 16:13

钓鱼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在身边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喜欢钓鱼,个人认为钓鱼是一种乐趣,但是更多的是在钓鱼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钓竿细轻硬是因为竞技。钓对象鱼以尾数计成绩,鱼种、鱼重、密度都是设计好了的,小鲫鱼30~50克,中鲫100克上下,250克以上就是大鲫了。细是对应了鱼小,前径0.7毫米、后径9.5~13毫米;轻是抛钩、提竿的频率高,3.6米48克、4.5米66克、5.4米90余克;硬是快刺、快提需要,鱼小无须抄网,从刺鱼到脱鱼入护一个周期10秒钟。然而钓混养鱼不同了,水深1.5米,中尾重2千克的草鱼、鲤鱼用极硬(也称超超硬)的一九调、二八调钓竿花时5~8分钟,用三七调得花10分钟。不过线组细了,如同为0.6/1号线组,二八调钓竿就可能拉断子线,三七调钓竿的操控过程虽然长一点,但不会拉断子线。

 

  细轻硬适合钓小鱼,钓快鱼,用它钓大鱼、钓中钩后窜游快,挣扎烈的鱼就勉为其难了。可是人有高矮壮瘦,在甲因掌宽指长觉得后径13.5毫米的竿合适,再细就不称手了,在乙则会选择后径10毫米的细支竿。细没有标准,不可能像钓线那样一个号对应一个线径,原则是适者为佳。轻是对应着重的,也没有标准,过去3.6米竿不超过100克,现在60余克甚至不足50克。轻是趋势,导致重量低的主要有四种手段:1.采用高吨位碳素纤维,降低钓竿自重。2.与细配合,降低钓竿的粗度和调整锥度。3.改进设计,按人体工学原理调整碳布布局。如第1节用46T碳布,第2节用40T,第3节用30T+46T+40T碳布;为平衡前重,有的给握把配一轻一重两个后盖,达到手感舒适,轻若无物,操控不累。4.削减钓竿的竿壁厚度。硬是快攻的需要,然而硬则脆,没有纬线靠树脂粘合的碳纤维少了柔性和韧性,操作快了即使不大的鱼也会折了钓竿。另外,钓竿硬了对钓线不利,0.4/0.8号线组配细支插节竿能钓尾重1.5千克的鲤鱼,用二八调极硬竿就可能拉断子线了。

 

  除了鱼小这个客观原因外,竞技推崇细轻硬与钓法和鱼的密度有关。搓松散饵1分钟抛钩10次,5分钟后鱼招来了,之后越聚越多,10分钟左右鱼离底了,20分钟后鱼摞鱼,装到“管子”里了,于是由搓饵钓底改为拉饵钓离底,钓半水,钓一标深。钓棚的变化带来钓法的改变,浮标下移,水线越短节奏越快;搓饵改拉饵,两钩的下降速度慢了,接口增多。70分钟一场比赛抛钩提竿400余次,中鱼200尾,竿粗了重了必然影响速度;鱼离底了,密度高了,只有加快节奏才能应对得过来;竿硬抛钩利索,操作简单,还有利于破风。密度低,70分钟比赛钓10尾、15尾鱼,竿粗一点、重一点就无所谓了。至于硬还是软还与心理有关。鱼少,打不了快鱼,钓手会自然而然地谨慎起来,特别是脱钩或掉了一尾鱼就可能榜上无名的时候会放慢节奏,第一信号不中鱼了就放一口,以慢求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iaoyu/)

  按理钓大小不一的混养鱼应该不用细轻硬了,可是受钓快鱼影响,在鱼情为尾重300~500克鲤鱼、150~250克鲫鱼,开口又不是太好而采用慢鱼快钓时,许多钓手还是选择细轻硬。理由是:半拉子鲤鱼冲劲有限,用快钓大鲫的钓竿也能对付。如第二届“读者杯”总决赛,钓混养鱼项目就是以不大的鲤鱼为主兼顾鲫鱼。是赛除6位钓手用前径0.9毫米、后径16毫米的三七调鲤竿外,90%的钓手都是沿用前一轮钓鲫鱼的细轻硬钓竿。2010年,刘林获第五届“光威·钓王杯”冠军,是靠了细且软的并继竿在钓混养鱼项目中降伏一尾草鱼而捧杯的。有人说刘林是运气好,遇到了草鱼,此话说对了一半。遇大鱼是运气,但若不是并继竿而是轻且硬的二八、亚二八鲤竿,那么4号袖钩、0.3/0.6号线组就可能功亏一篑。

 

  钓手对钩和线的要求越来越高,钓快鱼钩条要硬、要细,攻轻口混养子线要柔、要细,可是与细轻硬钓竿配伍就出问题了。一是钩强了,扬竿猛了会拉豁鱼嘴;二是线强了,用短抄网抄鱼时二八调钓竿戗直了容易折断。如首届“光威·钓王杯”钓大鲫就有5位钓手折了钓竿。使用细轻硬钓竿不仅要与钩和线配合,还要有操作的巧,不能凭着硬而逞强一时。有人这样评价钓线:一场时速150尾的钓快鱼比赛,换2或3次子线是正常的,换4~5次子线的线就差了许多。然而换一个人,相同时间、相同渔获用后面那副子线却只换了两次。究其原因是后者的竿软,同时快刺慢提,不是一下子把鱼提至水皮,而是让鱼在近水面的位置上待一待。细轻硬主要有三种规格:3.6米、4.5米和5.4米,这就规定了它适用池塘钓快鱼。过去有一种换把竿,5.4米竿退去后面一节,换个手把就成了4.5米。还有一种振出定位竿,5节,全长4.5米的竿抽出前面3节后逆时针旋转一下就锁定为3.6米了。从变换钓点来说,这两种竿方便,换个手把或缩掉一节就是另一个规格,一竿两用。然而一支竿适合钓什么鱼都是设计好了的,首节承担刺鱼,二节用于称鱼,三节的作用是承重、控鱼,软硬、调性各有所属。换了手把,钓竿短了,原来用于称鱼的第二节承担了控鱼作用,如果操作依旧,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拉豁鱼嘴和被鱼挣断子线了。

 

  规格相同,收缩长(仕舞寸法) 99~130厘米的手竿多为鲫竿、鲤竿,另外按竿径、调性又有细身竿、极细竿、战斗竿的区别。这类竿的特点是末节后端缠有纺锤形手把,握竿舒适。后端无手把,直筒式,操作和手竿一样,收缩长52~80厘米的称“溪流竿”;调性、收缩长和溪流竿相同,竿长8~16米就不称溪流竿而叫“本流域竿”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iaoyu/)

  就地取材,用竹竿、芦苇杆、树枝做钓竿是因为轻,至于长短和软硬柔韧则是由怎么钓,如何操作和鱼的大小以及中钩后挣扎冲突的强度决定的。1980年代中后期国产玻璃钢鱼竿出现了,从此竹竿、芦苇杆退出历史舞台,但竹竿形成的操作惯性却保留下来了。如钓鲤鱼控遛牵,钓鲫鱼等小型鱼类慢刺快提或快刺慢提。之后伴随着“台钓”有了钓对象鱼观念,并约定俗成有了3.6米竿钓小鲫,4.5米竿钓大鲫和5.4竿攻混养的认识。

  竹竿、芦苇杆可以是一支,也有为携带方便截短后做成插节竿的,长度适者为佳,从4米到十余米不等。工厂化生产的玻璃钢、碳素鱼竿都有固定的规格,但除了早期有4米、5米、6米、7米的规格外,基本上都是90厘米一节往上递升。究其原因是解放思想,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在吸收外来工艺、技术和材料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的规格。不过早期的国产玻璃钢鱼竿却不是这样,4米、5米……最长9米,续长1米一个规格。另外,起步于1980年代末期的两岸钓鱼交流让我们见识了钓快鱼和按日本标准生产的鱼竿,于是由“台钓”而接受了专为池塘钓鱼设计的3.6米、4.5米、5.4米……。然而野钓,在抛钩15米开外的湖泊、水库、江河钓不确定的鱼,不仅长度不够了,就是软硬柔韧也因操作的不同而显得不合时宜了。同时适应池钓的竿长是和浮标的视目相配合的,标尾直径0.6~1.2毫米,用6.3米竿抛钩尚可捕作起伏半目的小动作,若是7.2米竿抛钩,视力差的人就看不清楚了。2003年,时年38岁的王永贵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钓具企业俱乐部联赛,其中一个项目是6.3米竿钓混养鱼。由于钓点远,水面起皱,起伏1/5目的小口看不清楚了,钓得很累。事后他说:池钓竞技6.3米竿是极限。10年过去了,竞技钓鱼的手竿项目都没有超过这个极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iaoyu/) 

  自前中国钓鱼协会于2000年修订并公布《淡水放养水域钓鱼比赛规则》后,经过几年努力不仅竞技钓鱼的场地规范了,就是比赛项目也固定了。手竿三个项目:3.6米竿钓小鲫、4.5米竿钓中鲫、大鲫,5.4米竿钓混养鱼。对于本来就是采用日本规格生产、销售鱼竿的厂家、商家来说,规范用竿意味着适销对路,所以进入新世纪后除少数企业为满足个性化钓鱼的和地方特色钓法需要,保留着溪流竿、本流域竿的生产能力外,90%的手竿产品都集中在这三个规格。

  “台钓”前除了舟钓和用抛竿、轮竿等一口钓慢鱼,以及下水插支架,用于架超长竿钓远而取坐姿外,无论长竿、短竿都是站着钓或一个钓点一个钓点轮流着钓。执竿方式多手握钓竿并留出一段竿后跟抵肘,撬棒式操作,只有竿短而钓远时才手握竿后跟操作。竞技接受台钓方式后,以统一竿长和规范的动作钓规定的鱼。其中规范操作主要是抛钩、握竿,由于5.4米以下的钓竿都配有握把,受竿长限制,钓手的能动性无非是利用身高臂长优势比别人钓得远一点,机灵一点则有抛满竿和抛八成线的变化。因此用足或合理利用钓竿长度就成了钓手取胜的关键。钓竿后端加缠握把有两个作用:执竿舒适,易于操作和将钓竿长度发挥到极致。然而,早期的日本池钓竿和台湾地区生产的鱼竿后盖没有尾环,即使鱼冲劲大,冲突距离长到无法控制时也只能挺住了,结果不是竿折了就是钩直了线断了。于是在钓手的建议下,国产包括台资企业在大陆生产的鱼竿都在后盖处加装了可连接失手绳的尾环。这样短竿遇大鱼,控制不住了放失手绳就将池钓适用,手不离竿拓宽为兼适野钓了。

  钓竿细轻硬是竞技需要,可是掌有宽窄,指有长短,在甲用后径10毫米的竿趁手,在乙则认为12毫米方便,但有了手把,操作满掌握把细和粗就不重要了。当细意味着轻,极细竿后径7.7毫米、重50余克,细身竿后径10~14毫米,重120克左右时,一般都会选后者。不过硬还是软是由鱼情和技术决定的。钓快鱼,钓尾重50克左右,时速100尾的小鲫多用二八调;钓慢鱼,钓尾重150~350克、3分钟左右来一口的大鲫和鲤鱼就不同了,快刺快提用二八或亚二八调,放一口慢刺慢提,中鱼后配合控遛牵用三七调。细轻硬是因为钓快鱼,但它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人人适用。相对于竞技适用,通用性强、兼顾野钓和广受好评的钓竿应该是:3.6米90~100克,后径11~12.3毫米;4.5米120~140克,后径14~15.5毫米;5.4米150~165克左右,后径16~17.5毫米。至于执竿方式不同,则可在纺锤形手把和无握把的直筒式之间择善而从。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竞技钓鱼比赛使用鱼竿浅谈

钓鱼
竞技钓鱼比赛使用鱼竿浅谈

竞技钓鱼比赛基本功很重要

钓鱼
竞技钓鱼比赛基本功很重要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竞技钓鱼比赛的两大要点

钓鱼
竞技钓鱼比赛的两大要点

竞技钓鱼比赛逃鱼的原因及对策

钓鱼
竞技钓鱼比赛逃鱼的原因及对策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水库陡坡钓鱼技巧浅谈

钓鱼
水库陡坡钓鱼技巧浅谈

冬季南方水库钓鱼技巧浅谈

钓鱼
冬季南方水库钓鱼技巧浅谈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竞技钓鱼比赛逃鱼的原因及对策

竞技钓鱼比赛逃鱼的原因及对策

竞技钓鱼技巧五项基本原则

竞技钓鱼技巧五项基本原则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