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其必然规律和遵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着眼全局,遵循规律。推进每一项工作,都要搞好调查研究,广开思路,广开言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规范有序地推进,切忌“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想当然”地贸然拍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engjiguan/)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是如何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掌好权、服好务的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在;检验政绩的标准,不是看自己怎么说,上级如何评价,而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所以,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程、每一个决策,都应充分考虑群众的愿望,看能为群众带来多大好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饮水、就学、就医等难题,绝不能搞任何不符合群众利益的“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执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实。决策的生命在于落实。没有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抓落实,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绩就越突出。当前我省发展任务繁重,矛盾错综复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观念解决新问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推进的“底线”,善于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政策方针一旦制定,就要一个声音传下去,一个调子喊出去,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好的思路、好的方案、好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关阅读:政府绩效考核让职业病防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