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摄影的朋友都知道,照片的亮度可以通过快门、光圈、ISO来控制,而提高ISO往往会增加噪点。在弱光环境下,我们一般通过大光圈或更慢的快门来获得理想的照片亮度。而过慢的快门速度容易拍出抖动的照片,特别对于手机来说,先从光圈动脑筋比较好。
大光圈的好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进入更多的光线,同样作为手机摄像头,F1.8光圈会比F2.0光圈进入更多的光线(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孔直径,F值越大,光圈越小)。意味着同样环境下,照片会变得更明亮,特别是弱光环境下帮助会更加明显;其次,更大光圈的手机可以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例如F1.8 1/33与F2.0 1/20,可以获得相近的照片亮度,但前者快门速度更有利于稳定拍摄;最后,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能够提升手机的微距拍摄能力,同时带来理想的背景虚化效果。
不过手机的光圈与单反不一样,即使光圈同为F1.8,但镜头的焦距以及光孔直径的差距导致了前者通过的亮度是无法和后者进行比拟的。
目前的手机中感光元件最大的当属松下的Lumix CM1,该机在2014年的德国影像展上推出,搭载了2000万像素1英寸图像传感器,不仅传感器尺寸大小秒杀了当时的索尼Xperia Z系列等机型所采用1/2.3英寸图像传感器,而且更是超越了诺基亚808 Pureview所配的1/1.2英寸传感器。
不过带来的问题是镜头硕大、凸出,有悖于智能手机轻薄化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智能手机底通常还是控制在1/2.3英寸左右。这个尺寸相比单反相机采用的APS-C画幅甚至全画幅来说简直就不值一提。
近两年内手机厂商为了能在小尺寸的感光元件上获得更出色的画质表现,推出了背照式传感器与堆栈式传感器,可以有效改善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并节省了更多空间,让手机变得更薄、更轻。不过,在感光效果上与专业单反相机还有不少差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ouji/)目前的智能手机拍照,主要用于较为单一的平面场景,对于远景或需要变焦放大的场景大多采用数码变焦的形式。数码变焦是依靠软件通过插值计算放大原始像素点来实现变焦放大效果,所以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画质降低,这种方式可以总结为放大图片牺牲画质。
单反相机通常采用光学变焦的形式,光学变焦是通过调整镜头、物体和焦点的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让远处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这是真正的无损变焦,镜头像素和拍摄相片像素都不会因为变焦放大而出现损失。
为了实现光学变焦,一些手机厂商也做了尝试,例如三星的Galaxy Zoom系列以及索尼的QX外挂镜头,这样的尝试就是简单粗暴的将光学变焦镜头移植到手机背面,这无疑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同时违背了手机的便携性。因此,这样的尝试在后续的产品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
虽然手机拍照在便携性、滤镜处理以及社交分享等功能方面比单反要好,但想要真正超越单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目前的手机摄像头的组成结构来说,在不悖于智能手机轻薄化发展大趋势的情况下,单反级别的景深、感光度以及变焦能力都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