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山景的风光照片时,影友常常会认为长焦镜头会派不上用场,其实并非如此。长焦镜头不仅可以拍摄到很远的画面,有利于特殊的构图,同时还可以起到压缩画面的作用,这样拍摄的山峦照片在形式上就会显得紧密。为了保持画面的清晰度,拍摄时可以选择便于携带的多节折叠三脚架,并配合快门线来辅助拍摄。
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凝固高速的瞬间,对于“慢”的记录也是拿手好戏。想拍摄水景时,如果采用普通的自动曝光模式,效果势必会稀疏平常,而使用长时间曝光,将水流描绘成顺滑的白色丝线,则会让别人对你的拍摄技术刮目相看。这种水流的拍摄与日常拍摄恰恰相反,要求环境光线尽量暗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曝光时间,从而让相机记录下水流动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相机的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降低相机的光圈,减少镜头的进光量,从而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如果环境光过于明亮,还可以使用灰镜(ND 镜)进行减光。这样长的曝光时间显然不适合手持拍摄,因此要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才能保证照片中其他元素的清晰度。
水是万物之源,只要有水映衬的景色都会显得灵动。在拍摄水景的照片时,可以寻找环境中与之相匹配的景色,如岸边的奇石或浅滩,水中长满苔藓的石头,或者在水流中飘逸的水草。这张在四川九寨沟拍摄的水景照片,就成功借助了水中童话般的色彩,配上漂浮的树干,为整个水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水景小品的拍摄要主次有别,画面中不要纳入太多的主体,不过这并不是指不能纳入太多的元素,而是说各个元素要在形式或色彩上有一定的统一性,这样照片组合起来才不会显得杂乱无序。
动静对比,是指利用构图元素之间的动静关系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静中的动,或动中的静,都可以形成对比关系。在拍摄水流与树木的照片中,由于水的不断流动,而树木相对静止,因此主体显得十分突出。如果画面上全是静止的景致,整体会显得缺少生机活力;如果全是动感的画面,又会令人观赏者焦躁不安。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住动与静的关系,才能使画面妙趣横生。为了拍摄动静对比中水流的 “动”就要依靠相机快门速度的掌控。为了让水流流动成丝,就要降低快门速度拍摄;相反要是拍摄水花飞溅的画面,就要采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aishejiqiao/)倒影的有效利用,是风光摄影中的一大拍摄技巧。对于湖光山色的拍摄场景,倒影可以为水面增色不少,但是对倒影的捕捉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仅靠碰运气,那么拍摄的成功率会很低。其实倒影的影和阴影的影并不相同,倒影是反光表面的成像,简单来说就是倒立的影子,这就与平时照镜子一样。当景色光照充足时,而水面的光线稍弱时,倒影就会清晰可见,相反,如果水面受光过于强烈,那么势必会影响倒影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拍摄湖光山色的美景时,要赶在太阳角度倾斜较大的时候,这样山川的立体影像才能被水面更好的映出。在四川九寨沟拍摄风光照片时,摄影师往往赶在众多游人之前进沟,在海子前等待最佳的光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aishejiqiao/)水的色彩千变万化,有可能是地矿物质的影响,也可能是天空的蓝色倒影,还可能是水周围美丽景致的再现。把握水的色彩,可谓是风光照片拍摄的精髓。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水面都可能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色温变化对色彩的影响,其次就是周围景物对色彩的影响。最好的建议还是早晚拍摄,因为这时水面的受光面和阴影面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温效果,尤其是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日光白平衡模式时,阴影的幽蓝色会让照片增色不少。为了不让水面的色彩过于单调,还可以在拍摄中加入剪影,在拍摄时故意降低曝光补偿,让隐没在黑暗中的前景成为抽象的线条。此时,也可以开启数码单反相机的“反转片”模式,或者“艳丽”模式,强化水的色彩。
在水边拍摄时,尽量将相机挂在脖子上,避免相机意外落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为你的数码单反相机购买腕带,这样两带合一,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相机的安全。如果去水流湍急的地方拍摄,可以额外携带一片镜头UV 保护镜,这样即使镜片被溅上水珠,立即换上备用的UV 镜,避免错过拍摄时机。在拍摄落差较大的水景时,尤其像瀑布这种场景时,可以寻找顺风的拍摄地点,避免空气中的水雾侵蚀相机。在户外擦拭镜头的UV 保护镜时,最好使用优质的3M 擦镜布,在使用前先掸去上面遗留或粘连的灰尘,避免它们划伤镜片上的镀膜。在湿度较大的水边拍摄后,回到家中可以用密封的干燥箱配合中性的硅粒干燥剂对摄影器材进行干燥,避免湿度过大影响数码单反相机的电气性能,同时避免镜头的镜片生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