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马拉松一般的发布会后半段,连我都能明显感到雷军的疲惫,本来最颠覆的小米手环却成为鸡肋。
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今天我不会说任何操作界面和营销的问题,就说说小米4的工业设计,真的有那么牛逼么?
【开篇】机如其人——不懂CNC的CEO不是好工程师
雷军强调小米4经过100多道工序完成了一个由“窄边、亮边、直壁和底部弧面”构成的iPhone4还复杂的边框结构。新的产线投资超过19亿,发布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工艺”和“手感”,分别对应理性制造和感性体验。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米4的亮边比iPhone5要厚,也更亮。
乔纳森·伊夫若干年前提交给乔布斯的第一版iPhone原型机设计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类似的亮边效果,乔布斯端详许久告诉伊夫:“我不希望边缘的设计太突出,我希望用户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屏幕上。”
“大道至简”,如此费心思做出的亮边,真的是更好的设计?
【第一篇】一块钢板和两块玻璃——全凭手感
摸一下小米4的边缘,非常锋利,真的就像菜刀。不锈钢的材料属性就是如此,虽然在底面处理上,小米使用了一个弧面边缘(底面与手掌接触多,柔和一些给人感觉更好),但是上表面却是极为锋锐的,如果说iPhone的设计理念是让屏幕如一汪湖面向无限远处延伸,那小米4就是一个精致的蓄水池,严格划定了边缘的界限。
再看一眼锤子,使用了一个经典的汉堡包式的设计,两块玻璃夹着中间的元器件。大家可以注意一个细节——用手指去摩擦锤子手机的侧边缘,虽然精密却不割手,整个侧面是完全平整的,不会让你真的感觉有三层的阶梯感。这么一个隐晦的细节,实际在工艺上是极难的,老罗在这一点上的“情怀”,不管你怎么想,我是信了。
一个温润如玉,一个利如刀锋,你喜欢哪种呢?
【第二篇】美学偏执狂——对称与否
如果没有锤子,恐怕更少人会去在意手机边缘各种功能按键和开孔的位置、弧度是否中心对称?显然,雷军不买账,小米也没有把对称作为产品美学的重要部分。
设计一款手机,全部需要经过一个2D效果图绘制的过程,而电脑绘图过程中,追求对称和手机边缘的光洁性无遗会提高整个设计稿的美感。
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对称性都要让步工程技术。如果用户都不在乎这些细节,厂商又何必煞费苦心(关键会增加大量的成本)呢?
几张简单的对比,我们看看一个对称偏执狂和所有手机细节都需要亲自把关的CEO态度上的差异。
看完之后,你自己来决定是否会为了“对称性”而多掏1000块。作为设计师,我给罗胖子点个赞!
【第三篇】光 & 影——永远相信直觉感受
设计师在完成了2D效果图之后,就会在电脑上绘制3D效果图。从最开始的草模,到精致的最终模型,几乎最后都会有一个点睛动作——倒角。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inenshouji/)两个垂直面直接相交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我们希望在两个面的连接上体现更多的融合性。让我们再一次拿起iPhone,看一下它四周的几个大圆角边缘。光线是非常滑顺的在两个垂直面以及倒角面之间流转的,不会感到任何的停顿,为什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inenshouji/)因为苹果在这个倒角上下了功夫,两个直角边和圆角之间都是G2连续(常见于汽车外观的型面,或称为A面。在汽车设计流程中,有专门的模型师来完成这些型面的设计和建模)。
那我们来看看小米4的多角度光影。比较抱歉的是,体会光影最好的方式是安静的上手把玩和反复观察,下面的图只能是从设计师的眼中稍微透露的细节。
由于采用了精致的表面切削和喷砂等工艺,小米4的光影冷峻、动人。
【第四篇】另一面——品味
品味是什么?就像走进优衣库面对几十款格子称衫,你能够快速选出“正确”的那一件。你可能要说,怎么可能有绝对的正确,胡扯。
但我告诉你,整个时尚界都是靠这种非是即否的正确与错误来维系的。不管多么大牌的服装设计师,在发布会之前都不会知道哪几件成衣会受到追捧,一切只能留待发布会上由残酷的专业观众来评判。这种判断是没有逻辑标准的,就靠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