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长焦镜头是拍摄野鸟的最基本条件。400mm至500mm焦距的超长焦镜头已经是基本级数,有时由于距离太远还得裁剪一下,如光圈够大也可加上一个增距镜使用。
以焦距而言,600mm自然是更加理想,不过由于重量比500mm高出不少,使用此类焦距的打鸟爱好者为数不多。现时也有的高倍变焦DC,焦距可达800mm以上,比打鸟发烧友的600mm大炮更强,只不过对焦及连拍速度较慢,拍摄一些静态的镜头还是应付得来的。
在鸟类摄影中,几乎所有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用。不过,如果你计划拍摄飞行中的鸟,就要留意连拍速度、高感光度下的画面纯净度及自动对焦系统的精确度,各家的旗舰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与系统搭配使用的一款稳固的三脚架是你的必需品。
如果你没有单反相机,拍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也不用放弃——我相信好的摄影师用手机也能比差劲的摄影师用昂贵的器材拍得更好。
在鸟类摄影中由于使用长焦镜头,所以如果你不希望由于手抖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长时间的快门。
原则就是一定要使用安全快门。例如,如果你的镜头焦距是400mm,快门就应该在1/400s以上。不过,这个公式在高像素机上就显得不太合适,由于现在很多机型的像素都在3000w+,所以安全起见,应该使用安全快门的1.5~2倍的快门速度才最为稳妥。
对于想要直接聊干货的朋友,记住这句话就好了:如果你想定格瞬间,使用1/1000s或更短时间的快门,如果你希望表现出动感,就使用1/60s或更长时间的快门。
光圈的设置则不宜太大,大光圈虽然可以拍出浅景深令背景变模糊,但在长焦下已经很容易令景深变浅,而且鸟类会移动,景深过浅很容易令主体变模糊,因此在拍摄飞鸟时不妨使用 f/5.6 - 8的光圈,令景深保持在合理范围而又能突出主体。
感光度则肯定是越低越好。不过,使用ISO 800或1600的清晰照片,胜过使用ISO 200的模糊照片。而且现在相机内置或后期软件的降噪功能也很成熟,因此不要害怕使用高ISO。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相机的曝光三要素这一块笔者就算是跟您唠叨完了,不过这还不算结束,鸟类摄影在对焦模式与测光方面也有讲究,您别嫌烦,容笔者在下一页跟您絮叨一会儿。
在鸟类摄影中,我们普遍使用相机的“连续自动对焦”功能 (佳能为AI-Servo /,尼康为AF-C),也可以开启AF多点区域对焦或自动追焦等功能,这样相机便会自动保持鸟类在对焦范围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追焦速度和准确度跟相机的定位是有关系的。高端单反相机通常会有较多的对焦点数,覆盖画面的较大范围,即使鸟类偏离画面中间仍可准确对焦。
而对焦点中,如果当中的十字对焦点数目越多,对焦反应便越灵敏,对于拍摄纯色的鸟类会有较佳的表现。没有高端机身也不用担心,通常相机的中央对焦点也有着很强的对焦能力,因此大家可以把鸟类放在中间,再利用剪裁功能作二次构图。
一般相机也会有 3 个不同的测光模式,最常用的是“平均测光”,但为了让目标鸟类有着正确曝光,我们可以把相机调到“点测光”并让鸟类保持在测光点,这样即使是向着天空拍摄,鸟类也不会变成曝光不足。
至于连拍就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了,直接选用最快的连拍档吧。出门前确认相机已经设为连拍模式,并且存储卡有足够的容量,剩下的就是放开拍吧。
存储格式推荐大家选用RAW,RAW档对于曝光错误的容忍度最大,有时鸟类的白色羽毛会稍稍过曝或曝光不足,我们也可以利用RAW的宽容度无损地修正过来。
光是摄影的最重要元素,所以跟拍摄任何题材一样,光源也是打鸟时的一大难点。通常打鸟爱好者都会在早上以及近黄昏拍摄,除了是适应鸟类的觅食习惯,也考虑到这两段时间可以利用到太阳的侧光。
由于阳光以较倾斜的角度照射,因此摄影师可以按需要自己走位配合,当太阳在自己后方时就可以用顺光照明。
太阳在自己前方的话就有逆光、背侧光照明的效果。如果在正午拍摄,光源便会变成顶光,较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什么时候用什么光源呢?比较在于当时鸟类所处的环境。当拍摄在大范围的地方如沼泽、水面、天空的鸟类时,就最常用顺光拍摄。
一来可以避免水面、地面的反光令背景变成一片死白,二来自己在逆光位置的话,鸟类较难看清楚自己的动作,惊动鸟类的机会也少一点。
而且由于光线充足,快门速度也得以提高,有利凝固鸟类一瞬间的动作。不过当拍摄在树林、草丛的鸟类,又或者画面的背景较暗时,就可以用逆光方法拍摄,令阳光勾划出鸟类的轮廓,增加相片的立体感。
拍摄鸟类很多时候真的很令人泄气。它们永远不会停在那里等你去拍,而且只要你稍微靠近些,它们就会迅速飞走。
所以不要主动去靠近它们,而应该等它们向你飞过来。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会经常有机会遇到它们就落在你的附近——只要它们认为你没有威胁(一般需要你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
运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打鸟的不可预期性因素非常多,运气因素几乎占去99%以上,我们所能够掌握的仅仅是剩下不到1%的空间。提前跟自己说可能会空手而归,最后才不会特别失望。
最后,尊重鸟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鸟类在生活中警惕性相当高,特别是那些正在筑巢繁育雏鸟的鸟妈妈、鸟爸爸更是如此。
摄影者若是在已被成年鸟发现的情况下强行进行拍摄,它们很有可能会作出弃巢的举动留下孤独的幼鸟,后果可想而知。一些拍摄者甚至以大声呼喊、摇晃树枝等举动惊吓鸟儿以达到拍摄“活鸟”的效果,更是让人不敢恭维。
长期投食喂鸟进行拍摄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手段之一,鸟类会逐渐丧失生存能力,同时生态平衡也会就此打破。因此,远远地拍摄它们,静静地观察和悄悄地离开才是摄影人应该做到的。更多教程:如何拍好人文摄影 人文摄影拍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