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相济”和用意不用力”两方面结合训练,使练习者可以科学的掌握和了解太极拳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的要领与练习方法。
放松训练。太极拳放松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正确了解和掌握。放松的训练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其一,松身体八段九节。通过四肢舒拔运动,使肩跨关节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舒展。增强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在肩跨关节松开的基础上,通过8字转肘,8字转膝和舒腰抽脊的太极拳运动特点,使身体达到放松轻灵的状态,正确训练太极拳身法所赋予的松的开,连的起”的放松内涵。其二,松身体五脏六腑。通过腹腔的和顺运动,使腹部内脏得到有效的锻炼,改善和增强肋骨骨膜的柔韧性和保护腹腔的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chenshitaijiquan/)随着太极拳运动中呼吸深长的掌握,科学训练胸腔的肺活量,锁骨中正,肋骨舒展开合。使身体五脏六腑放松开合的有序运动,得以科学训练。
从而达到太极拳腰间、胸中运化的要求,使身体五脏六腑得到有益的放松锻炼。其三,松意念。通过太极拳运动顺应和随的意识培养,逐渐改变遇到外力来则顶,遇到外力去则丢的错误顶抗丢瘪运动状态,训练在意识和肢体放松状态下,顺应外力而应接的意念放松能力,顺接外力合一体的意念放松能力,顺合外力内外和的意念放松能力,顺连灵活沾粘随的的意念放松状态。
从而在涵养身心,训练和掌握太极拳功夫的同时,更起到锻炼身心,延年益寿的作用。
呼吸训练。科学掌握太极拳呼吸规律正确训练至为重要,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的要求是自然深长匀静。呼吸的真义是忘却呼吸”。正确科学的掌握太极拳呼吸规律,可以更加有效增强体质,改善脏腑器官的功能。杨澄甫先生弟子郑曼青曾专著太极拳体会,对太极拳呼吸的方法有专门论述积气者,即积之于丹田。
丹田者,气海也,在脐下一寸三分,其能喻之谓海,则其有容量可知矣,有载力可知矣,其大且深则亦可以知之矣。是无他,气若能归海,日积月累而弗辍,三年有成,则必大有可观者矣。然则,此不过夺天地之气,若万牛之一毛,而有于我而已。其积之之方,将从何着手,而可使然也?曰:学太极拳之运动,其积气之法,运气之方,则可以溢乎筋络,达乎骨髓,充乎膜膈,形乎皮毛,是为专气致柔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chenshitaijiquan/)太极拳练习时,首先要培养深长舒缓的腹式呼吸习惯,严格避免呼吸的急促和紧张。随着练习时日的增加,逐渐转变为逆腹式呼吸习惯,以增加腹腔压力的锻炼,使腹腔得到充分的运动,改善和增强身体新陈代谢,为强健的身体的基本保障。由于逆腹式呼吸习惯的训练,更增强了练习者对太极拳以腰为主宰,以腰为轴”,命门开合,呼吸往来气贴背”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进行静态下的舒缓匀长呼吸的训练,来提升太极拳练习者心静,体松,气固,神凝的身心修养。呼吸往来,归于丹田,吸气要求舒缓,均匀,轻松,深长,连绵不断;呼气要求身心安详,通畅,如秋雁落于白沙,轻灵舒适。通过对太极拳练习者静态呼吸的训练,更加深对太极拳自然呼吸,深长匀静的要领把握,正确掌握专气致柔的太极拳技术。正确科学的掌握太极拳呼吸规律后,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状态下,皮肤的灵敏感知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较好地做到了以腰腹为中心,溢乎筋络,达乎骨髓,充乎膜膈,形乎皮毛”,专气致柔的要求,从而,科学地取得内外兼修,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延年益寿的太极拳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