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戏班的舞台,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正月初一开始,黄陂青年楚剧团每年有二百多天在农村演出。
导演叶保南(后左)和服装师妻子邹春梅(后右)。叶说,“像我们这个戏班,又导又演才是导演。灵感来了,还可以做编剧。我写的最好的剧本《常文进卖菜》,起初就记在烟盒上。”
中老年人是戏班的主要观众。有的人是来听戏,有的人是来会友。戏班演出常常成为人们难得的聚会的背景。
村里请戏班不容易,一般要求早中晚连轴演。胡桂芳(左)演累了,在丈夫黄应东(右)怀里躺一下。
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已失去往昔的尊严。戏班有时也走进城市,但碰到的困难更多。
大伙信守的戏德是,不能把台下的不愉快带到台上。兼作化妆、更衣、住宿的后台,把演员们台上和台下的生活融和在一起。
祁秋荣(左)希望儿子多读书,将来有个好前程。但儿子瞒着她偷偷考上黄陂楚剧团当了学员,还是唱戏去了。她将女儿祁琪(右)9岁时送进了省艺校楚剧班,盼她毕业后分到省楚剧团。但学了三年楚剧的女儿,如今最大的愿望却是做舞蹈演员。
与临时搭建的舞台比,演员们的住地更是因陋就简。因房子少,夫妻们常常是按性别分住在不同的房间,偶而可以按家庭居住,又常常是几家人挤在一间房里。
炎热是戏班的克星。因高温使露天演出无法进行,每年六至八月,大家不得不散伙回家
三天两头地转场,戏班的舞台不停地在变,不变的是大伙的生活和演戏的日子。
湖北黄陂青年剧团,一个乡镇的民营剧团,由几对夫妻为骨干,在现实生存的压力中寻找对生活和艺术的追求,年演出达到250场以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楚剧的发源地黄陂县,被改革开放激发的农民,先后成立了一批楚剧团。1984年祁家湾乡创建剧团,因为演员基本是初中毕业的农民,取名叫青年楚剧团。乡里投资5000元,首批64名学员每人出资100元,凑成剧团的开办本钱。经过三四年的磨炼,当剧团在演艺上开始成熟时,经济上却面临散伙的危险。1990年剧团开始承包经营。
现任团长杜文华,2000年接手新的承包后,剧团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爱人祁秋荣没少受委曲。夫妻二人原本是团里的台柱,不仅人长得俊,戏也唱得好。为了支持丈夫工作,笼住大伙的心,祁秋荣一改往日好胜的脾气,变成团里的出气筒。乡间演出都是包戏,一般每场要1500元。团长包全团的吃住等生活开销,按演出角色给大伙发工资,平均每人一场戏30元,台柱翻番。因为他夫妻二人待人好,大家干活十分卖力。
戏班的生活是艰辛的。常年的演出都在农村,全团二十多个人经常挤在三、四间房里。夫妻们虽然天天在一起,却往往要按性别分开居住。不过成双成对的总是多个照应。男的最高兴的是衣服有人洗,女的最高兴的是转场时重活有人干。常桂珍,戏班的腕,团里唯一掉单的女人。她说,“我爱楚剧,但又担心干不了一辈子,因此找了个不唱戏的老公。但是干这一行还是两口子在一起好些。”
改行是演员们经常的诱惑。黄应东,从小喜欢唱戏,曾师从楚剧表演艺术家钟慧然。因嫌工资低,1990年,夫妻双双去上海做生意。无奈爱人胡桂芳怎么也忘不了戏台,2001年黄应东又陪着爱人回到剧团。“都在一起唱了这么多年,得成双对,要来一对来,要走一对走。只要有一个想唱,另一个就得随。”黄应东说出了夫妻演员择业的原则。
演出改变了演员们的生活。戏班并没有固定的场所,每年有9个多月活动在乡间地头,帮不了老人,也顾不了孩子。他们是离不开演戏,但不愿自己的子女干这一行。上大学是祁秋荣对儿子最大的希望,儿子初中毕业后却悄悄地考上了黄陂楚剧团,夫妻俩怎么劝也劝不回。鼓师常建运的女儿只有6岁,偷偷学会了二十多出戏,最向往的是上省戏校楚戏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gysj/)这些戏班里的夫妻们,因为爱戏而恩爱,因为恩爱而更爱戏。他们使
地方戏得以传承,而不是被收藏在博物馆里。中共孝感市委 李亚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