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新闻?看评论?
国内几个网站,在评论系统方面有各自独到的设计,加之话题性十足的评论,使得评论甚至比文章精彩。下面我来逐一说说三个比较热门的新闻类网站。
1、网易井水不犯河水式
网易的评论与文章可谓井水不犯河水,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页面,评论页面上方显示民投的热门评论,下方依照新增顺序排列。
网易的新闻覆盖面很广,所以吸引的读者跨度很大。有砖家,有高官,有名人,他们大多数在评论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兴致一起也许还会说上几句相反的观点。他们阅读的重点往往是文章本身,而与自己领域不相干的东西不愿过问。他们有些时候可能不愿看到自己观点被喷的话,所以网易文章与评论的页面隔离,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要不要接受群众的批评,给读者一种自主阅读的感觉。
同时网易的简易投票机制,读者可以自行发起围观,所以各种有趣的、无聊的评论就这样藏在正文的背后。
2、CnBeta夫妻双双式
CnBeta(以下简称CB)将文章与民投的热门评论,就像一对夫妻那样并列左右,其它评论在正文下方,以新增顺序逐一罗列。
CB的读者群较集中,主要是对IT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而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渠道多。所以时常会上去评论些与文章无关的内容,如聊聊最近的热门话题、讲几个娱乐大众的笑话、取笑一下文章的标题等等。
因为热门评论就在文章右侧,所以读者的视线很容易的就从标题滑到右侧的评论,然后逐一查看热门评论,然后瞥一眼左侧的文章,拉到下面看其它评论。CB利用这种版面设计,将评论上升到地位甚至超越文章,如果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发布文章,那么显然这设计是成功。如果是为了让文章更好看,这种设计则完全是在抢文章的风头,让读者在尚未阅读前就遭受热门评论的立场。
这种感觉就像剧透,电视剧论坛都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要求粉丝在论坛发表剧透时,标题注明剧透,正是让大家自主选择要不要去看它,而不是被骗进去看到不想看到的剧透,我觉得CB的这种评论设计,就像没标明剧透的标题那样令人厌恶。
3、驱动之家雷打不动式
驱动之家(以下简称驱家)将10条评论按照最新发表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在文章下面,此传统已持续多年,可谓雷打不动。
在CB红火之前是我比较常去的地方。一方面关注最新的驱动更新,顺便看看新闻和有趣的评论,如果下面的评论出现比较有见解的,我会不自觉的去看看有没有其他更有趣的东西。相反,如果下面是跟着一堆广告、垃圾信息连去看其它评论的兴致也没了。
这种顺序评论系统的优势在于,让发表评论的读者可以在正文首页下看到自己最新的发布,而不是被埋在热门评论下面。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新发布的垃圾信息填满正文下方,让读者产生一种扫兴的感觉。时代在发展,评论系统也在发展,守旧的设计只能让一个网站从辉煌走向落寞。
二、挖掘Digg评论之外的细节
Digg凭借其创新的民投和评论系统设计,在国外创造了新的网络传奇。
1、我的阅读谁做主
Digg将阅读自主权完全交给读者,完全让读者投票决定哪些才是最值得看的内容。
点击摘要后面的More,可以看到的不是文章的正文,而是标题和文章的摘要,下面排列的是民投的热门评论,而且评论的阅读顺序是完全可以自定义的。因为网站本身就是为话题而存在的,所以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完全盖过正文的内容,如果读者不想先看评论,想看正文缘何如此备受关注,就再次点击链接去另一个标签页中阅读正文(最初发表的原文所在),回头关掉原文页面回到评论页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读者就为看标题、摘要和评论,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阅读满目的文章,这不就是国内许多网友的阅读习惯吗?
但Digg从2004年创办至今,将近6年,而国内山寨互联网的热潮却在复制Digg上失败了,到现在国内都没有一个可以和美国digg相提并论的网站出现,这说明Digg模式不合国情吗?显然不是,只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国内网站做得还不够。
2、不想看就埋掉它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让读者学到很多东西,而无聊的内容,就是信息炸弹,浪费读者的时间,Digg允许读者自行去埋(Bury)掉它,埋到一定程度,那篇文章就从网站上消失掉。
而国内的这些热门网站呢?发表出一些话题性十足的八卦内容,甚至与自己网站主题无关的东西,巴不得看到人们唇枪舌战,大有一种气势,仿佛在喊:让骂声来得更猛烈些吧。殊不知一些不实的报道和内容,让多少无辜的人受牵连,愚弄了多少不知真相的读者。
就算不从读者角度考虑,日益巨大的数据量,也该为自己的服务器成本考虑,大公司是都不差钱,但就不能为环保做点什么吗?没人喜欢看你们动不动就发个专题,为环保作秀。
3、用插件黏住用户
一个好的载体,需要好的软件支撑。很多所谓软粉(微软粉丝)、果粉(苹果粉丝)之类的人互相鄙视对方。称Windows在全球占有率多么高,Mac OS做得多么人性化。作为双系统使用者,我觉得之所以产生对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软件在不同平台出现而造成的对立。
iPhone为什么红遍全球,移动联通抢得头破血流?它有上千W像素的摄像头?它有手感良好的键盘?它能换电池?终究是其系统设计的人性化与下载超10亿次的各种软件让它这么牛。
姑且先不去讨论周边软件,反观Digg自主研发的插件支持,从书签按钮、博客图标,到工具条、屏幕保护,无一不提示着用户使用的信号。当文章旁出现Digg的按钮,读者可能会不自觉的点一下。当电脑亮起屏幕保护,突然看到有趣的东西,增加用户对于网站的黏度,提醒用户看Digg。
而国内这些同类服务做得怎么样呢?大家可以自己点击下面的链接,去找答案。
与其想着名声鹊起,不如站在用户角度,想想用户需要些什么,用户体验设计不是口号,踏踏实实的为用户着想,才会拥有新的奇迹。
4、国内夹缝求生的同类网站
抓虾
鲜果
奇客发现
来客掘客网
投吧网
窝窝网
三、为什么不能没有评论?
1、看到镜子那边的自己
看评论可以了解不同的立场,以致自己不钻牛角尖。看看别人的立场,是靠什么东西支撑的,你曾经的观念,有没有足够的理由。有不同立场的辩证,才会让人陷入思考。
2、不打字也评论
对评论和文章投票是个很好的互动行为,它可以让读者直接投票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无需打字抒发,投票行为是有必要的。
3、要对得起读者
作者需要通过读者的评论,了解读者的看法。
有时读者会纠正文章的疏漏,或是表明对文章的喜爱程度,以及提出各种建议。可以说,读者就像测试一款软件那样,提高作者写作能力的等级。
所以,读者的评论反馈是很重要的内容,作者要逐一查看,珍惜每一位读者牺牲打字的时间为你评论,在批评中成长,在赞赏中进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webkaifa/)4、博主变评论为博文
很多博主时常找不到值得一写的话题,于是索性把博客撂下很久不更新内容,造成读者的流失。其实话题有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