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牺牲的艺术
特色:用奶滴撞击平面来制造效果。
灵感:之前拍摄液体都是水滴和水滴的对撞,这次想换种撞击方式。撞击物与被撞物间的动静关系也很有趣。
拍摄:牛奶之类乳液在拍摄时的布光方式与透明液体有些不同,因其透光性较弱,所以一般采用正面或侧面布光,考究的话可做适量补光。背景是文具店买的垫板;白色液体的是牛奶,牛奶本身浓度较高,若撞击效果不佳可适量掺水;红色液体是牛奶中添加了红墨水。
后期:首先调整构图和亮度及对比度。垫板上奶液擦拭时比较容易留下残痕,影响画面效果,在PS中将其去除。
感悟:液体与实体的撞击在画面上会显得更有冲击力和动感,这当然取决于不同介质的物理属性。透明的液体捕捉到的瞬间看似琉璃水晶,不透的液体亦有别样的震撼。
系列:尘世梦游
特色:尝试将多种颜色的液体融合,背景上色。
灵感:我希望在原有的拍摄效果上能做出一些变化。之前拍摄的液体受困于反弹高度的限制,故在形态上难以突破,略欠表现力。我希望这次将液体和背景上色,好让作品呈现出一种梦幻的效果。
拍摄:我用佳能580Ⅱ闪光灯置于液体后方,正对镜头方向,液体和闪光灯之间架着一块白色PVC板,光打至白色PVC板,半透明的板是效果不错的柔光板。背景的颜色则是在灯光前加上不同色片形成的。在液体中增加了适量增稠剂来增加液体表面张力,水滴易凝形,不易打散;加入食用色素使液体色彩更丰富一些。
后期:后期调整了亮度和对比度,画面也做了裁切。接着用PS将画面中的小杂点、背景上的污渍去除。
感悟:这是我改变拍摄视角后的一套作品。由于液体反弹高度的提升,无论是从撞击的延展性或是形态的随机性又略有提升。
主题:即兴雕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msj/)特色:用液体模拟,雕塑各种形态:有小蘑菇、精卫填海。
灵感:捕捉撞击瞬间的不同形态,每一瞬间都是那么巧夺天工。
拍摄:我在水滴的后方放置了一块从文具店买的彩色垫板,580Ⅱ单灯照亮垫板,垫板的颜色映射入水中,能呈现出一种通透的色彩感。
后期:画面的裁切,少许调节了色温,让颜色更柔美。
感悟:在没有使用食用色素前,我一直拍的是透明的水滴,后来加了红蓝墨水,总之变化不多。我借鉴了很多高手的拍摄方式,将反射光的色调浸染液体。
主题:金色年华
特色:改变布光方式,把水滴拍出不一样的质感。
灵感:之前拍摄的大部分液体作品由于布光方式类似,所以画面背景都是有一定亮度。一直希望拍一组意境深邃的暗环境液体作品,做不同效果的尝试。
拍摄:我订做了一个半透明水槽,架空后将闪光灯置于水槽下方。金色的效果是闪光灯前的色片创造的,由于是单灯向上打,只照射到下滴的液体,所以在最终效果上能达到预期的环境暗度,有助于提升液体质感。
后期:调整构图,调整亮度以及对比度。这里的亮度控制是一个难点,过曝一点就易丧失暗部到亮部过渡的层次,欠曝一点则会显得不够通透。接着PS里用蒙版工具进一步压暗周围的环境,略微修饰画面中的小杂点。
感悟:因为拍摄场地环境的限制,很多效果浮现于我的脑海却皆难以付诸于落实。最近我订做了一些设备来提高拍摄效率,例如支架和半透明水槽,过程是繁琐的,可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msj/)主题:掌心的生命
特色:将自己的手作为道具,参与液体撞击过程,增加趣味性和临场感。
灵感:拍摄出这几张图片实属巧合,这是在拍摄过程中突发奇想的尝试。
拍摄:单灯背打,略高于手表面;背景还是PVC白板;液体是清水中加入极少量增稠剂。
后期:这两张图的后期做了画面的裁切和亮度的调整。
感悟:由于是无心之作,自己都不由赞叹这浑然天成的巧合,悬空的手掌不像道具可以纹丝不动,水花产生的时间一个人操作无法做精确测试,而撞击位置也是目测估计预判,一切都充满了机遇的期盼。另外逆光也使得手部纹理更为明显,与晶莹剔透的液体也是一种反差。液体雕塑原本就是瞬间的造化,一切都是可控又是非可控的,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就是它的魅力吧。
您是什么时候迷恋上液体雕塑的?我一直痴迷于微距摄影,所以初次欣赏到液体雕塑时的惊讶和赞叹真是溢于言表。第一次接触大约是在两三年前,当然那时也仅仅停留在欣赏和崇拜的阶段,没有能力或是意识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液体雕塑世界。
为什么喜欢液体雕塑摄影?
这是一种优雅的不确定性,充满万千变化。私底下总是很感叹自然界的神奇,许多动物的视觉机能远强于人类,相信从它们视野中观测这个世界一定有大不同。起码日常生活中我们肉眼无法体会到水滴撞击这类再普通不过却暗藏玄机的美丽。相比其他类型摄影,液体摄影更显纯粹,无需预约模特,不必爬山涉水,没有繁杂的环境因素,也不用看老天爷心情。当然了,拍摄对象也很配合啊~
能讲述下您的设备吗?我拍微距的的主力装备是佳能5D Mark II,配合佳能EF 180mm f/3.5L USM 微距镜头,580EX II闪光灯一只,永诺460闪灯两只。我使用的延时控制器装置叫TimeFreezer,是由我的好友大路研发并DIY制作而成。可以通过光电感应开关来联动闪光灯和相机以及出水控制。极大提高了拍摄效率。这套设备包括电磁阀、红外线感应器、延时控制器、专用的相机控制线等配件。
拍摄这些液体雕塑要注意些什么?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扑捉液体雕塑的空中形态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拍摄前期准备的重要性。机位摆放、距离控制、对焦点的预设、闪光灯的摆放、下滴设备的反复调试和校正等等。正是对于这些细节的控制才能造就更动人的画面,而不是单纯将记录曼妙形态放在首位。当然了,捕捉水滴撞击的瞬间本身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即使有设备的辅助,调试中仍然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是:得沉得住气,要有耐心。
布光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布光并不像许多朋友想象的那么复杂。就我个人粗浅的经验而言,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种情况:透明的液体从后方打光,更易拍出通透质感;不透光的液体从前方打光,提升液体质感。闪灯数量也不用很多,常规情况下单灯足矣。因为布光位置的多变,离机引闪会更为便捷,相信无论是什么品牌的用户都能有合适自己的布光方案。
最享受拍摄的哪个过程?个人觉得有两个环节最令人享受。在调试的过程中,将水滴撞击成接近自己理想中的形态最磨耐心。我告诉自己不要想着去操控液体,先要去用心体会它、理解它、接近它。跟钓鱼一样,考验的也是耐心和技术啊。
另外一个让我兴奋的是拍到漂亮形态的瞬间。我现在使用的拍摄方法是将闪光灯的瞬闪时间作为真正的曝光时间,这需要一个较暗的拍摄环境。奇妙的是肉眼是可以看到液体在空中被凝固的那一瞬间,这比观赏相机里的成像更让我愉悦,好比去欧冠决赛现场看球与看转播的差异。
一般都从哪里获得相关方面的咨询?相比人物风光等大众摄影,液体拍摄还只是小部分爱好的拍摄对象。大部分的资料和灵感都来源于网络,当然和摄友的交流与分享也是必不可缺的。
有没有喜欢的此类摄影师?高速摄影大师有很多啦,精彩的作品不胜枚举。我较为熟悉的有德国摄影师Markus Reugels、澳大利亚的摄影师mark mawson、比利时的摄影师foto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