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看镜头
这是门学问,不看镜头重在营造一种情境,传达精神面貌:或怀揣心事,或一无所知,目的是让照片的故事性特别强。
如果侧脸特别好看,多转头,抬头低头均可。
不看镜头,可以营造一种抓拍的效果。但注意眼球,眼睛太斜会露出眼白,减分。
3)舍得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msj/)遇到当地的节日,一定要奋不顾身的参与,放下身段去享受异国异域风情。
舍得做,才会让照片更亲近,也会有更意向不到的效果。
如下是姑娘在芽庄享受泥巴浴,以及印度春节Holi洒红节。
4)参照物:当地人
参照物分当地人和身边物,人单独拎出来是因为这一块非常有创造力。
切忌呆板,随身边人物灵活机动,彰显个性。
与小孩就突出亲和力,与艺术家就突出调皮,与严肃的老人突出喜感
总之,要么融合地彻彻底底,要么大刀阔斧地实现反差。
5)参照物:身边物,结合创新姿势
正面,侧身,背影,已沦为普通。剪刀手,已沦为恶俗。
但打破陈规地组合,往往别开生面,气质跃然片上。
学会利用参照物,你的骑行工具,你手里的小物件,你周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
6)情绪化
疯、闹、大笑、大跳、大叫,将波澜壮阔的情绪注入身边的美景。
游客的标准是,非常平易近人地表达嗯我来过了,这样不对。
应该是,哈哈哈哈哈哈我他妈来过了啊。
7)利用光源
光是一切美的来源。
这里的光不仅仅指的是日光,路灯光、霓虹灯光、甚至对面疾行而来打的远灯光。
有光的照片,会灵动,会生活。
注意光和阴影的比重,用阴影割裂会更具线条感以及叙述感,氛围更为传神。
8)生活化
旅行就是要分享开心,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区。
仔细想想,标准游客照是不是都是咧着嘴傻笑?
其实分享负面情绪是去游客照化的反向思维。
旅行中有的旅行中难免有许多突发事件,在面对这些的时候,人的感受一定是复杂的,多半是痛苦。记录并享受,这真的也算难得的人生体验。
如下是姑娘在新疆的时候,毫无预兆的流鼻血,吃饭,看风景,坐车,爬雪山,无时无刻不在流淌。据她说,鼻血照却成为她最真实的回忆。
9)视角特殊化
用另一种眼光发现自己。落地玻璃、水中倒影、镜子、摩托车汽车观后镜等等。这是镜像参照。
运用非常规拍摄手法,不走寻常路,能使照片生动和趣味。
这一条需要摄影师极高的观察力、领悟力、创意力。
羡慕嫉妒恨分割线
小贴士:头发是很重要的工具,尽情玩弄它。
抚弄,拨动,甩动,撩到耳后,这么做会赋予照片动感。
如果你实在学不来,不妨从头发做起。如下是姑娘玩弄头发教程。
总结陈述,这个题的痛点
是自身摆平:相貌/装备/情绪/姿势,同伴摆平:光源/构图/参照/爱你。
附加属性:有趣/情感丰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移步姑娘的微博,@貓力molly。
图片版权归姑娘所有。
爱她,谢谢她展现了旅行的意义。
也爱她,让我明白,美,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