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拍摄背景:
拍摄器材:相机5DII,镜头适马12-24 黑卡,三角架
拍摄数据:光圈F18,快门速度5秒 ISO100 曝光补偿+0.3EV
拍摄这张之前一个小时左右,我走出房门,抬头看到天上的乌云非常浓厚,但是西方的山峦与天空交接的地方,却泛着淡淡的微光,这也许是会出现彩霞的兆头,于是叫了司机,让他将我送到山脚下,开始向上攀爬,气喘吁吁的登岛山顶时,刚才的乌云似乎颜色开始不那么黑沉了,而那处微光似乎也更亮了,有戏!这个山头上长满了各种荒草,树木都出在半山腰,所以,我得在这些荒草之间,找一个突出的前景,好在发现了这块泛着光泽的石头,而它旁边的草丛也很是鲜艳,就这里了,架好三角架,构好图,等待所期待的光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等来了比我预想中更美妙的光线。
照片简要解析:
1、构图
典型的三分法构图,天空三分之一,地面三分之二,作为视觉引导的石头1处在九宫格的交汇点,并将视线,通过山谷2,引向天空3.,行程连贯的视觉兴趣点,保持画面的连续性和平衡性。
2、影调与细节
保留了夕阳下的基本影调,运用黑卡保证了光比的平衡,使得明暗部的细节都很突出。
3、色调
强化了红色,同时让草丛的绿色变得鲜艳,对比强烈。
前期拍摄准备:比较光秃的山上,使用广角镜的第一点就是寻找一个突出的前景,随后提前在这里构好图,当霞光出现时,我对石头前方一点的草丛中间调进行对焦并测光,发现快门速度可以达到5秒,时间足够用来摇黑卡,所以决定用黑卡来降低天空的曝光量,于是我取下了渐变灰镜,先对天空中间调测光,再构图。
后期处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s/)绝大数数动作都在ACR中完成,PS中只进行曲线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1、acr中打开RAW原图。
2、提高对比度,用恢复拉杆降低天空高光
3、使用曲线提高反差(只调整亮调和暗调,阴影和高光一般不动)。
4、使用HSL/灰度工具,对红色,绿色蓝色的饱和度进行微调,提高主要色彩的饱和度,不可过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s/)5、对图像进行锐化。注意用蒙版回复不需锐化的部位。
6、完成以上步骤,按确定键进入PS.感觉天空的亮度似乎还没有压下来,需要返回ACR对天空调整。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在PS内压暗天空呢?道理很简单,PS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损的,而ACR却是无损的,这就是尽量在ACR中完成尽量多的调整步骤的原因。
右键点击图层1,在跳出的对话框内选择2,复制智能图层3,并双击这个副本,画面进入ACR(之前要在ACR中设置好智能图层选项)
7、进入ACR后针对天空部分进行曝光调整,完成后点击确定键,进入PS界面;
8、进入PS后,我们看到的是天空较暗的图层在上,点击1,建立快速蒙版,并让2背景显示为黑色在上,选择柔性画笔3,对地面进行涂抹,让地面正常的曝光恢复,得到一张天空地面曝光都很好的画面。
9、建立曲线调整图层,对整个画面增强对比。
最终完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