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NET:通向未来之桥
ADO.NET:通向未来之桥,ADO.NET:通向未来之桥
随着Web交互性的日益提高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对于第三层——中间层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中间层是一个逻辑层,数据访问组件通常就在这一层上。数据访问组件是唯一有必要了解数据库细节的代码,同时,准备更换或者升级数据库服务器时,数据访问组件也是第一个需要修改的地方。
接下来,三层系统模型发展成了Windows DNA——现在称为Microsoft .NET服务器系统。Microsoft利用一个统一的模型进行数据访问。这个模型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数据格式和存储媒介。它的具体表达方式建立在UDA(Universal Data Access,通用数据访问)的基础之上,而UDA正是激励OLE DB体系发展的深层理念。为了提供一种通过VB和ASP COM组件方便地、无缝地访问OLE DB功能的途径,Microsoft设计了ADO。ADO 2.0是用来支持OLE DB的第一个版本。在几年之内,ADO发展到了2.6版本,增加和扩展了XML支持,使得经过扩展的ADO对象模型能够匹配所有OLE DB改进功能(例如,对于OLE DB新增的Row和Stream对象,ADO 2.5提供了类似的ADO配套功能)。
ADO 2.0的核心功能超越了OLE DB。在多层系统中,随着中间层组件的出现,如何为表现层提供最新数据这一问题也随之出现。表现层怎样访问数据?连接怎样打开?或者,我们是否应该维护一份脱机记录(即,一些断开连接之后仍旧能够在表现层使用的数据库记录)?ADO 2.0以及它的更高版本同时提供了对服务器端游标和脱机记录集的支持(脱机记录集是一种COM对象,它可以跨越网络串行化,客户可以下载它然后脱机使用)。
服务器端游标代表着一个紧密结合的、保持连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总是维持着各个层之间的有效通道,只有结束时才拆除连接。与此相反,脱机记录集是一个有状态的对象,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处理,且不必维持连接。脱机记录集使用客户端的静态游标,能够提供一个数据源的快照。对于那些只有读取要求、且需要在各个系统层之间移动数据的应用程序来说,脱机记录集是很理想的。今天,大多数Web应用程序要求在各个层之间传输数据。为了获取这些数据,我们经常使用快速的“只能向前”游标,用XML编码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发送数据,避免了在Web服务器上维持会话状态信息。在分布式环境中,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性的资源,以脱机方式工作保证了高可伸缩性。
然而,Web是一把双刃剑。Web让我们连接到任何类型的联机服务,而且能够与它们进行交互。但是,Web也要求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因为操作所涉及的各个服务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平台上。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开放的标准,以及那些不注重私有权的技术——甚至是象COM+这类广泛应用的私有技术,跨越不同的平台。
今天,基于Windows的Web数据访问应用程序利用了ADO丰富的、方便的编程接口。然而,ADO对象天生地定位在Windows平台上。ADO基于COM的本性使得记录集很难在一个分布式、异种平台构成的环境中使用。另外,即使目标平台可能允许我们使用ADO记录集,它也不具备最有效的机制。ADO.NET的DataSet和DataReader更有效;而且,如果没有ADO.NET,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XML或纯文本获得高效率。
为了在Web环境下传输数据,Microsoft对ADO记录集进行了优化。但COM类型转换仍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COM的数据类型不可能总是匹配ADO记录集的数据类型(例如,String类型必须转换成BSTR类型)。由此,许多人把XML当成了粘合各个层的“万能胶水”——不管涉及到了哪些平台。通常的做法是:先提取一个记录集,把它保存为XML格式,然后传输结果数据流,让接收者从这个XML数据流重新构造出记录集供以后使用。随着对协同工作能力和可伸缩性要求的提高,ADO不再是最理想的答案,因为它不是建立在XML的基础上——但ADO.NET是。
二、ADO在Web环境中的不足
.NET框架创立了一种取代COM和COM+的新组件模型。.NET的提出是Microsoft成熟的组件技术的新战略。虽然几个关键性的COM特色不再在.NET中出现,但在某些方面,.NET与COM编程仍旧很相似。因此,COM程序员将能够方便地转向.NET开发。ADO.NET是Microsoft特别为.NET框架设计的数据访问层,它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NET的优势。
为什么.NET必须用一个新的数据访问层来替代现有的、广泛应用的数据访问接口,比如ADO?现代Web应用系统必须具备客户机/服务器应用和桌面应用的交互能力,Microsoft设计.NET的目标正是为了迎接设计现代Web应用系统的挑战。同时,.NET也利用了各种Web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