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一:被摄者的眼睛没对到焦 俗话说:“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眼睛无疑是人的灵魂所在,而想拍出有灵魂的人像作品,首先必须保证将“心灵之窗”拍得清晰锐利。在拍摄人像时,建议以人眼作为对焦重点,而当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大多具有一定准确性,使用入门机的新手可选择中央对焦,采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拍摄。如果出现对不准的情况时,可尝试以手动对焦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进行手动对焦时,如果相机支持Live View功能,可搭配使用以增加手动对焦的成功率。
眼神是人像创作的重点,对于被摄者还是拍摄者来说都十分重要,摄影:Lies Thru a Lens
状况二:红眼现象 相信红眼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在使用相机内置闪光灯拍人像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理在于,一般瞳孔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会放大以增加入光量,而闪光灯的使用让强光一下进入瞳孔、射在视网膜后面的微血管组织后反射回镜头,导致红眼现象产生。
现在不少相机都有防红眼功能,可以在正式拍摄时预闪一下灯光,让被摄者的瞳孔能预先缩小,减缓红眼现象的发生。在必须使用内置闪光灯的情况下,也可在拍摄前请被摄者先看着光源两秒钟,让瞳孔收缩后再进行拍摄。若外接闪光灯能调节角度,采取跳灯的方式补光亦可。此外,使用离机闪灯使其与相机镜头保持距离,也能减少红眼产生的可能。
红眼现象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修正,摄影:bradleypjohnson
状况三:广角人像变形 尽管大家常说人像拍摄的最佳焦段在75-105mm左右,但利用广角镜头进行创作也能获得不同的效果。就新手朋友常用的APS画幅机身搭配套装变焦镜头来说,广角端焦段多落在24-28mm范围,既是学习风景构图的入门焦段,亦是练习广角人像拍摄的一个起点。
在利用广角镜头拍人时,要注意各焦段人像创作的特点,就以24-28mm来说,适合人景合一的创作,若能把握好角度和构图,能充分呈现场景的透视感,使画面更具张力。若没有抓好广角的拍摄特点,也可能因广角镜头的变形问题而拍出惨不忍睹的影像,让你遭遇被追杀的危险。
当然也有人会用鱼眼镜头这样的超广角特殊效果来进行创作,摄影:Joostem
状况四:拍摄主体不清 在人像拍摄时,要注意适当凸显人物主体,否则容易造成画面混乱,让人搞不清这画面的重点到底是人、是背后的花、还是旁边的车子。克服这样的问题,除了应从构图上着手外,也可适当制造浅景深的效果,以凸显被摄者。当觉得被摄者快要和背景融为一体时,不妨请他靠近镜头以“走出背景”,或利用大光圈制造浅景深效果,使背景模糊化,让主体更加明确。
适当的制造浅景深,可强调拍摄主体的效果,摄影:Sebastian Anthony
状况五:不自然的光影 适当的光影呈现与人像创作可以制造不同风格的氛围,但若用不好也能让作品毁于一旦。一般对于新手来说,柔和的光线比较容易拍摄,如阴天时的散射光,不会在被摄者脸上留下太生硬的光影,而晴朗正午时的日光过于强烈,容易造成被摄者脸部明暗的反差,可搭配柔光板使用,以减缓部分过曝及曝光不足的情况。如果在室内拍摄用到闪光灯的话,亦可搭配柔光罩使用,让光线变得柔和。
不同的光影效果,能渲染不一样的影像气氛,摄影:jDevaun
摄影用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我们如何才能获得一张好的照片?恰当的用光便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下面,让我们分情况来讨论应如何用光。
一、一般情况下,我们依靠相机内置的测光表,就能获得比较高的测光精度,我们按测光表的读数曝光即可。
二、逆光摄影:逆光摄影时,如果我们仍按照测光表的读数去曝光,曝光量就会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拍摄失败。如果在室外阳光下逆光拍摄,则应按当时顺光曝光量再增加3-4级曝光;如果要拍成剪影效果,则应按背景的亮度为标准进行曝光。为了使暗面有一定的照度,我们可以利用反光板反光,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曝光量。
三、阴天摄影:阴天摄影时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准确的曝光量,就应该偏向于曝光略为不足;而且,阴天摄影曝光量即使准确,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还不如曝光略少的效果好。因为曝光略为不足(曝光量减0.5-1级)不仅不会影响阴天漫射光照明的物体亮部和浅色部位的表现,反而有助于暗处和深色部位加重影调,使整个画面的影调反差略为加大。
四、括弧曝光法:为了获得理想的反差和丰富的质感层次,在进行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尤其广告摄影或静物摄影时,不妨采用括弧曝光方法来拍摄(或叫曝光优选法)。具体操作是:先根据测光或估计的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按曝光量的等级递增、递减再拍2或4张,犹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级改变曝光的“括弧”。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这种方法看似浪费胶片,其实获得一张理想的底片远比浪费的几张胶片有价值。况且,另外几张曝光略为不同的胶片完全可以当作备用底片保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