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优美的飘浮感,多半需要靠PS大神赐于神力外,也需要多多练习
入门级:去除支撑物法
想入门超现实飘浮人像创作,不妨从这里开始,因为这个手法相对其他比较简单且不复杂,后制起来也比较容易。主要是先将拍摄主体利用各种支撑物摆出想要的飘浮姿势进行拍摄,再通过Photoshop将画面中的支持物去掉。操作时,建议将相机固定在脚架上拍摄,除了拍摄主要作品画面外,还要另外拍一张纯场景照,用于后制补景之用。
▲利用椅子和木块让麻豆摆出「飘浮」的姿势后拍摄,再拍一张没有人物的场景,之后就进入后制软件中消掉除原画面中的支持物。
进阶级:画面拼凑补偿法
所谓的画面拼凑,是将麻豆的飘浮动作肢体分解成几个部分分次拍摄,例如主体躯干、发丝、表情、裙摆、手臂姿势等,再利用去背合成的方式合在一起。这对于摄影师合成技术的要求较高,拍摄时也要多考虑各部分光影是否相符的因素。摄影师Brooke Shaden 通常在做此类创作时,会事先绘制画面草稿,方便拍摄过程中安排拍摄位置和角度,毕竟画面的拆解再拼凑,讲求准确的位置和角度,才能顺利合成出自然的结果。
除了飘浮主体可用拼凑法完成,场景的部分若是想制造不一般的浅景深效果,亦可使用分布拆解拍摄法来进行组合。
▲摄影师Marina Gondra的这张飘浮于阳光中的作品,拍摄时可下了一番功夫
▲看了分解图之后,你知道每一张分别是结果中的哪些部分吗?
▲作品背景中的浅景深效果,Marina Gondra亦采取画面分割拍摄后再组合的方式来完成
达人级:加减法综合利用
前面两种手法若都已熟练掌握,那就是可以综合使用,挑战更高难度的飘浮动作的时候了!就看看下面摄影师Sebastien Barriol的这张作品,其实拆解了包括头发、肢体、腿等至少有5个Cut,并都还有支撑物或是人协助拍摄,这些最后都必须在后制软件中进行整合处理,做局部拼凑的加法及消除支撑物的减法,制作出大家所见到的梦幻作品。
▲单看Sebastien Barriol这张作品,你能想到他是如何拍摄的吗?
▲看了分解图,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拍摄时的注意点
拍摄场景和主体作品画面的时间不可相差太久,尽量在一小时内完成两者的拍摄,以保证光影的一致性,毕竟这才能让画面最自然合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麻豆的姿势十分重要,不管是躺卧飘浮还是跳跃,自然柔美的肢体语言是画面是否真实的关键,在拍摄之前可请麻豆多面对镜子练习相关姿势及表情,以保证拍摄效率,不然麻豆一直NG也很令人头痛啊。
在利用支撑物的时候,记得抓好拍摄角度,以保证麻豆肢体及细节的完成自然性,方便后制消除支撑物。若无法一次完成,可另外拍摄可补偿部分来修补。
有的摄影师喜欢采取低角度拍摄,因为这样能让拍摄主体看起来更高,强化飘浮的效果。
拍摄时所使用的快门速度一般不低于1/200秒,以保证捕捉到的画面清晰,若室内光线不足,可进行补光或调高ISO值以保证快门速度。
建议拍摄前先绘制画面草稿,方便在拍摄过程中的画面拆解及位置安排。
▲从较低的角度拍摄,能使画面中的麻豆更具飘浮感
▲以后再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就可尝试分析他的拍摄手法啰!
摄影灯光的使用
闪光灯的使用 电子闪光灯有时又叫万次闪光灯。它发光照度高,但照明时间短(发光时间约为1/5000-1/2000秒,故快门对闪光灯无控制作用。),能与高速快门同步(帘幕快门和钢片快门除外),并能连续闪光,便于快速摄影时使用,是我们使用得最多的人工光源。 闪光灯属于点光源,因而照度的强弱变化直接受光照距离的影响,即光照射距离越远,照度(被摄物体直接受光程度)就越弱。 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来使用闪光灯:首先确定拍摄对象与照相机的距离,然后按“闪光指数(GN)/拍摄对象与照相机的距离(M)=应用光圈(F)”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当时条件下所应该使用的光圈。比如,闪光灯指数为24,拍摄对象与相机的距离为3米,那么,我们应使用F8光圈(24/3=8)。当然,我们也可以先确定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然后变换上述公式,用“闪光灯指数/所用光圈=拍摄距离”来确定拍摄距离。
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