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初步效果图,因为设备问题,效果略与出入
如果大家看了图片,觉得对自己有用可以继续往下看。
作为买家,愿意接受的肯定是整洁的店铺,不管图片是什么风格的,只要力求图片风格统一,就能达到整洁的效果,如果是各种风格都有,乱七八糟的,怎么能留住顾客呢。
看似简单的东西,从分析推敲官方图片到对实物反复的拍摄改进,用了掌柜差不多3天时间,才有了大致的成果,很辛苦的说,这里主要和大家说一下思路,可以举一反三,服装类拍摄出类似效果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标题所说,因为是分析官方的图片所总结出的方法,有的小细节可能和官方图的拍摄方法略有出入。
拍摄前的准备
首先,拍摄设备,相机用单反最好,卡片机也可以,至少两个柔光灯,拍摄器材淘宝上很多出售的,价格几百元不等,可以根据需要选购,当然自己DIY一套也可以,设备越好效果越接近官方图效果,否则甚至会不如掌柜拍摄的效果图。拍摄的效果越好后期PS调整越简单,相反拍摄图片效果不太好,就会在后期处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也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本来掌柜拍摄的效果可以更好的,因为在技术攻关阶段,有的设备是不到位的(只是用了3盏台灯来作为光源 ),那感觉就像钢铁侠第一次山洞里制造盔甲一样。
其次,要懂photoshop的一些基本操作,这里用到主要的两点就是钢笔抠图和液化滤镜,他们对服装造型缺陷的后期修饰是必备的,不太懂的可以现学一下,网上有相关教程。
官方图片分析
官方图我只挑选了几张代表性的(当然还有衬衫、T恤等,其他类衣服效果是类似的),经过仔细观察我们把特点总结一下,如下图所示:
①平铺整齐,基本呈上下左右对称的圆形轮廓,整体协调,
②凹凸感,层次感,有阴影立体感,
③造型上袖口和下摆被掀起,有立体感,袖部宽度基本一致,以上是几点主要的共同点,
当然因衣服种类不同细节略有不同,比如说衬衫,领口是轻微立起的。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注意产品周围的留白,看最上面的官方图,产品并未填满整个图片。
既然知道了我们要达成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想办法如何达到,
如何摆造型
首先是平铺的造型,我感觉摆造型是最复杂的地方,虽然看似简单,要摆出接近官方图的实际效果(只要接近就行了,因为后期要处理),到低接近到什么程度,两个字,神似,整体轮廓基本呈圆形这是关键,注意袖子也是平铺的,靠里一侧褶皱,另外注意袖子和衣身之间有间距缝隙,衣身如果太肥可以把两侧向后面折进一部分,淘宝上大部分男装T恤都是这么拍的,显瘦。
其次就是衣服前片的凹凸不平效果,这个效果,如果衣服的材质容易定型,不软,那么很好弄,通过揉捏推拉就可以搞定,注意不要过度,过度的凹凸就显得皱巴巴了不整齐了,另外注意是凹凸感不是幅度太大的褶皱。毛衫相对厚一点比较简单,就童装来说用来拍摄的衣服尺码最好是不要太大,比如我选择的是110码的拍摄,太大的衣服不宜造型,凹凸效果这里面学问很大,实在没研究透, 也问过很多人,都不太懂,我觉得这个比较专业,大家可以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来达到这种效果,比如在衣服里垫东西,或者想办法让衣服变硬一点,等等等,当然大部分衣服通过进行推拉揉捏基本都可以做出差不多的凹凸效果,要是朋友们懂这个或者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说出来分享一下。
就造型方面,如果是开衫,那么领部和下摆部的扣子可以打开,配合整体的凹凸造型,下摆和袖口部参考官方图,可以稍微掀起,更增添立体感,到这里造型基本就完成了,注意一定要整齐对称。
如何拍摄
最后说一下拍摄,这个很关键,凹凸感的核心是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观察官方图凹凸痕的阴影方向,我们应该知道光线的方向是从哪来的,没有光就不会有阴影,没有阴影就不会有立体感,很明显主要光源是从衣服的前方上方照射过来的,形成阴影,第二光源是下方上方照射过来的,两个光源的区别就是,形成阴影的主要光源强度比第二光源高(或者说距离离衣服略近,不能调节强度的柔光灯自然就得通过调节距离来达到控制光线强度的效果),主要光源角度比第二光源低,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如何布置两盏灯了,一般两盏灯就够用了,再加一盏也无妨,两盏第二光源。拍摄时从上往下镜头对准衣服垂直拍摄。
拍摄还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拍摄时光线一定要充足,否则图片不清晰,或者有的地方阴暗,另外不能开闪光灯,光线充足闪光灯一般不会自动开启,推荐用单反,卡片机也可以不过效果自然会逊色一点。
灯光位置示意图,
图片后期处理
最最后就是图片的处理了,
首先,如果图片背景不够白需要抠图,用到PS的钢笔工具,当然不仅限于这种方法抠图,能抠好了就行。
其次,就是用滤镜的液化工具进行图片轮廓的微调,参考官方图的造型,已达到接近官方图的效果。
(PS对图片的调整不能喧宾夺主,改动越少越好,尊重原图,PS的太过分的难免失真实也是对买家的不诚实,PS调整图片的前提首先一定是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最终生成的图片可以添加轻微投影效果,效果如下图,注意衣服图片的大小,周围要留出部分空白。
摄影常用专业术语简介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快门——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偷拍,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说明:有些资料把快门速度称为快门时间,二者名称不同,但含义相同,均指快门打开的时间。
景深——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镜头焦距、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所用的光圈。景深与以上三者的关系是: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光圈、距离的情况下,28mm的镜头的景深要远远大于70mm镜头的景深);⑵距离越近,景深越短,距离越远,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焦距、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对象在10米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拍摄对象在1米时的景深);⑶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例:在相同的焦距、距离的情况下,光圈为F16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光圈为F4时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这和非专业人士所说的“曝光”大不相同,他们所说的“曝光”是指因相机漏光导致胶卷作废的意外事故。 相对孔径——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