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摄影室光线造型处理
一、主光 1、主光是对被摄体进行造型的主要光线,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 2、主光照明后所形成的影调是构成画面基调趋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有主光与辅光及主辅光与背景光之比等)。如顺光做主光,画面基调明亮,而侧逆光做主光,画面基调偏暗、凝重; 3、主光的性质、投射方向决定了被摄体外部形态的塑造、立体感和质感的表现以及画面空间深度感的营造; 4、主光所造成的投影,即是光线高度、光线颜色及时间表现的依据,也是对被摄体外部形态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重要创作元素之一。这个投影在画面中应是唯一的;
二、辅助光 1、辅助光是补充主光照明后在背光面的光,其强度不能高于主光。 2、辅助光的作用: ●减弱由于主光照明后造成的生硬阴影,以减弱受光面与背光面的反差,形成所需的光比; ●更好地表现出背光面的细节、表面质感和立体感,从而完整地表现被摄体的外部特征; ●改变辅助光的强度,增大或减小主辅光之比,可以影响画面的基调趋向和气氛; 3、为不影响主光的造型效果,不产生不自然的投影,辅助光通常放置于顺光位置。若有一个以上的辅助 光,其他辅助光称为过度性辅助光,其作用是完善主辅光的造型效果; 4、辅助光的性质以散射光为好;
三、背景光 1、专门用来照明除被摄主体外画面背景环境的光为背景光。 2、背景光的造型作用: ●背景光的强弱可直接影响被摄主体的表现。要使主体突出,一般采用暗主体放在亮背景上,亮主体放在 暗背景; ●背景光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背景细节、层次的表现; ●背景光的强弱可构成画面影调的趋向,从而一定的画面气氛和情绪; ●背景光的极端处理,即白或黑处理,形成高调或低调画面。
四、轮廓光 1、轮廓是指物体四周边缘或图形的外框。构成物体之间轮廓区别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应有足够的亮度间距或色彩差别; 2、专门用来塑造被摄体外部形态的光为轮廓光; 3、侧光、侧逆光及逆光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外部轮廓; 4、轮廓光造成的投影,既表明了光线投射高度和时间概念,也可以直接作为表现对象,参与创作; 5、轮廓光的性质应为直射光,其效果明显; 6、因轮廓光只从侧方或侧后方向照明被摄体的轮廓,光区面积很小,测光时可忽略不记; 7、剪影或半剪影,是被摄体外部形态的简约形式。
五、修饰光 1、对被摄体局部造型进行照明,用以补充、强调和修饰局部细节的光为修饰光。 2、修饰光通常用于被摄体某些部位因照明不足或不够突出而另用小面积光线进行补充照明,如人物的头发、服装上的饰物、脸的局部、眼神或环境背景中需表现的某部分。 3、修饰光在其强度、面积上均不应影响主光对被摄体的整体造型。
六、摄影室光线的布光 1、“布光”是指用人工光源对被摄体进行有序的、有创作意图的布置照明。“有序”是指摄影者运用不同的灯具在不同位置、方向上有主次、先后的对被摄体布置照明,使每个光位的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完成造型的目的;“有创作意图”是指摄影者运用光线营造画面气氛、影调和色彩结构,形成总体基调,用视觉形象传达情感。因此,“布光”也是传达摄影语言的行为。 2、布光的要求: ●明确。包括:明确画面总的基调;明确用光的特性; ●真实感。包括:“真实再现”自然光效;是被摄体具有真实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只能有一个投影等。 ●布光要有重点,突出主体;
3、布光的方法 ●设计布光方案。包括:摄影者的情感表达;根据内容所确定的画面总体基调;被摄主体的照明亮度及与其他被摄体的亮度关系;光比控制;画面光线平衡设计;影调或色彩结构以及气氛烘托等; ●布光的顺序(以拍摄人物为例): 人物为中近景、近景时,因人物在画面中是主体,占据画面大部分面积,背景处次要位置,故先布人物光,再布环境光; 人物为中景或全景时,既可以先人物后环境,也可反之。应注意不要相互干扰; ●布光的亮度依据(选择正确的订光点):以人物为主体时,应以人物的肤色(主要是脸部)为基准亮度作为曝光依据;以物为主体时,在确保被摄主体的色彩或影调还原正确的前提下,对画面基调做适当调整。 ●布光后的检查:按布光方案全面检查,从主体到环境,从整体到局部;精细测光。测光的目的是严格控制被摄主体与陪体间的亮度关系,使画面的整体造型达到和谐、统一。
第四节 室外自然光造型处理
自然光泛指以非人工光源发出的光,如阳光、天空光等。
一、自然光的基本特征 1、照明效果简洁、真实、统一; “简洁”指光源是唯一的,即太阳,由其所产生的光影也是唯一的,光线投射方向一致,造型效果简洁、清晰; “真实”是指自然光即来自人的生活体验,故画面中的光线造型效果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统一”是指受自然光照明的景物其照度相同,亮度差异取决于景物自身的反光率; 2、被直射阳光照明的景物形成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明暗界线分明;阳光的照度大,致使景物的亮度间距很大,给曝光控制增加难度; 3、自然光照明受自然运动规律的支配,人只能去适应和选择,不可改变;如季节不同、时间不同、气象变化等都将影响光线的特性; 4、自然光的多变性也丰富了摄影的创作内容:或晴天白日,或阴鳞密布,或风、雪、雨、雾、霞的特殊天象; 5、清晨或黄昏的阳光即是光源,也是被摄体;
二、室外自然光的处理 1、把握光线强度和色温的变化 ● 清晨的雾气和傍晚的尘埃使大气中浑浊度增加。浑浊度不同,光线强度、色温也不同,浑浊度高强度弱,色温偏高,反之则强度大,色温偏低; ● 大气厚度对光线和色稳的影响。阳光在平射期(日出、日落)强度弱,色温低,反之则强度大,色稳高; 2、把握光线的投射角度
三、特殊天气的光线处理 1、雨天气氛的表现 ●特征:天空与地面的亮度间距很大,地面景物灰暗,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天空光色温高,景物的受光面色彩灰中泛蓝;湿滑的地表、植被等景物产生反光,积水处的倒影,使灰暗的地面变得生动,适于表现雨中夜景; ●处理方法:少带或利用前景遮挡天空,缩小与地面的亮度间距;利用景物自身的影调或色彩增加反差、表现外部特征;雨天色彩较饱和,由雨伞、雨衣等产生的色彩较平时丰富,更具有雨天气氛;湿滑的地面和积水反光所产生的倒影是雨天独有的;直接表现植物或玻璃上的雨水或用暗背景表现下雨;“太阳雨”可出现彩虹; 2、夜景气氛的表现 ●特征:天空暗、地面亮,地面景物基本由人工光源照明;有晴朗月色的夜景,地面景物部分受月光照明,有顶光效果;景物的原有的形态、质感、立体感和色彩因光源角度、色温不同而被改变;因光线较暗,曝光速度受到限制,运动物体易被虚化; ●处理方法:因天空过暗,应少带或不带天空,如画面需要也应是带有一定密度的、有内容的(早、晚霞)天空,需多次曝光;构图应充分利用地面光源,找寻能充实画面空间的拍摄角度;商业街区、霓虹灯是城市夜景的代表,但要避免色温过低,画面偏色;利用水面产生的灯光倒影;慢速表现光线运动的轨迹(如车流等);不同色温的光源更表现出夜景特有的魅力;朗月照度较高,且在运动中,应用较快速度;节日装饰灯光或烟火是特殊的夜景; 3、散射光照明的特点及造型处理方法 阴天的光线特点及处理方法: ●特点:受云层厚度的影响,云层厚,天空亮度低,反之则高;阴天散射光照明较匀,景物的反差靠景物自身的明暗表现出来;天空与地面的亮度间距较大;色温很高,色彩还原差; ●处理方法:使景物与天空构成亮度对比,来突出景物的外部形态;画面构图避免过亮的天空,以减少景物的亮度间距;利用景物自身的亮度或色彩差别来增加反差和色彩对比; 日出、日落时期的光线特点及处理方法: ●特点:天空亮度分布不均匀,太阳周边较亮、色温偏低,呈暖色调;而远离太阳的天空较暗、色温较高,呈偏冷色调;照明时间短,变化快;地面景物受天空光照明,呈顶光效果,但光线很弱;有较长的 投影; ●处理方法:地面垂直景物被染成暖(或金黄)色调;逆光拍摄可形成剪影;光源成为被摄对象;投影成为表现对象;
第五节 室内现有光造型处理
一、室内现有光的界定: “室内现有光”是指室内现场自然存在的照明光线。这种“现有”的光线主要来自室外的自然光、室内原有的人工光以及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混合光源等。
二、室内现有光照明的利弊和任务: 1、利用室内现有光表现的作品,保留了被摄场景原有的照明气氛,少有影室人工光照明的精细和做作,自然、真实地再现出被摄场景中的人物或景物。 2、其不利因素有:室内照明条件受建筑结构、门窗朝向、室内粉刷颜色、家具颜色及陈设、一天中不同时间、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很大,造成被摄景物间亮度间距或反差过大,且亮度分布不均,不可避免地会损失部分的细节(主要是暗部的细节);人工光源的强度、色温通常较低,与自然光相混合,色稳不能平衡。 3、平衡景物间的亮度间距是室内现有光照明的基本任务。
三、室内现有光照明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1、受室外自然光照明条件下: 室内既可能受到直射阳光的直接照明,也可能只由天空散射光照明,或两者兼有,这取决于该建筑的结构、门窗的朝向、大小及季节、天气变化等。此外,室内环境及家具陈设的亮暗也对照明条件产生影响。 受直射光照射的特点是: ● 受阳光照明的景物与受散射光照明的景物之间的亮度间距很大。 ● 受光区域随时间、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 室内环境、家具陈设色调明快,则亮度增加,反之,则降低。有时会形成脚光。 只受天空散射光照明的特点是: ●室内的亮度既受建筑门窗大小、多少的影响,也受室外环境(有否被遮挡)的影响。 ●被摄体亮度受光源距离远近影响。 ●被摄体的光比(反差)受环境亮暗的影响。 处理方法: ● 被摄主体为人物时,以人的肤色为定光点,确保人体肤色色彩或影调正常。 ● 在以景物为被摄主体时,如景物亮度间距过大,宁可损失暗部,也要确保景物亮部有更丰富的细节层次,以保持室内现有光环境的特有气氛。 ● 利用亮环境,或用反光板缩小景物的亮度间距或反差。 ● 利用半透明窗帘遮挡直射阳光,改变光线性质,减小反差。 ● 避免将门窗等光源摄入画面,以缩小亮度间距。 ● 或利用门窗等光源做背景,使主体形成半剪影或剪影效果。 ● 利用景物的投影表现室内空间环境,或其他意义。 ● 通常,室内的自然光方向性强,利用前侧光、侧光可以很好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2、同时有自然光和人工光混合照明条件下 混合光源照明的特点: 室内混合光源照明时,既有自然光的亮度,也有人工光源的夜晚气氛,是一种类似于“黄昏(或清晨)的夜晚”的、兼有不同光线特点魅力的场景。但在摄影的光线处理上也有一定难度。如,对彩色摄影来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光线的色温平衡。此外,也存在景物间的亮度平衡等问题。 处理方法: 首先应视需要,决定哪种色温光源为画面的主光源,如以自然光做为主光源,则可对人工光源的温暖色调忽略不计,即,恰用低色温灯光烘托傍晚气氛。 若以灯光做为主光源,可采用分别曝光的方法。如使用日光型胶片,可先关闭灯光,只对自然光(包括平衡亮度间距的闪光灯)曝光。然后再遮挡自然光,提升灯光的色温曝光。如使用灯光型胶片,则采用降色温的多次曝光方法。当然,若用闪光灯做辅助照明,也就不再是原有意义的“现有光”了。 混合光源对黑白摄影来说,只影响被摄体的影调结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jiqiao/)第六节 摄影的“光线语言” “语言”是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工具。既要交流思想,就需建立在交流各方共同理解的基础上。摄影用光线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其基础是建立在人们对光线的“感同身受”上的。 摄影“光线语言”的“语素”有:基调、气氛、投影、象征等。 一、基调:是指画面中总的影调或色调倾向。如高调、低调、暖调、冷调等。 1、基调是统领画面影调或色调的纲,也是构成画面和谐、统一的重要因素; 2、对画面基调的处理,既是取得光线造型上的语言价值; 3、基调本身既是审美语言,也有审美价值; 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投射方向、性质、强弱、光比及色温等方法来控制画面基调。 二、气氛 气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人所能感受到的某种情调和气息,这种情调和气息会刺激或影响人的情感,从而产生某种情绪。 经不同的摄影造型,表现气氛可分为造型气氛、天体气氛、戏剧气氛等。 1、造型气氛:指摄影者运用光线创造出某种画面基调,明快、昏安、快乐、压抑、冷、暖、动、静等; 2、天体气氛:指摄影者通过对自然天体现象的再现,创造出能够影响人的情感的画面; 3、戏剧气氛:指摄影者通过对以上两种气氛的表现,在画面内容上反映出与人相关的气息或情态,如人物的情绪、情感、外形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生活的场所、环境和时代背景等。 三、象征 象征:是通过某个具体形象使其具有隐喻、暗喻的意义,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概念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