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感”这个词是不是只有画家才用得上?
不是这样的。透视不仅存在于画中,更存在于现实世界里。比如一条两边平行的马路,你会觉得道路的两边在远处越来越近,最后两条线在远方交汇于一点。这就是透视关系的一个体现。在镜头内,这种远处线条集中于一点的现象也会有所表现,不同的透视感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透视感在摄影中有什么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rumen/)透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摄影语言,控制透视和畸变在拍摄中很常见。通过不同的透视感,我们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气氛,比如强烈的透视可以拍出夸张的空间感,而削弱透视,就可以让画面更加紧凑。
我们为什么要表现照片的透视效果呢?
摄影是一种静态的平面艺术,照片是一个二维的平面,而非三维立体的空间。我们要用近大远小的关系以及透视感来呈现这个空间的构造。比如在风光片中,近景的人可能看上去比远处的山还大,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山离镜头很远。再举个例子,当你拍摄一个橘子,你希望呈现在照片上的是一个球体,而非一个扁扁的圆形。这都是透视感在摄影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和削弱透视感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看来透视和我想象的不一样,透视到底什么意思呢?
透视是指物体的空间关系。我们在拍摄的时候,用远近不同的物体呈现出来的近大远小的夸张长度来形容透视的强弱。拍摄的角度不同,透视感也会有所不一样,这种透视的变化不是线性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rumen/)让平行线变得扭曲,夸大现行透视感,能让被摄物体显得很高大。
从远处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建筑,可以制造近乎二维平面的感觉,而在近处仰拍,就可以制造三点透视的效果。
除了角度,我们还能怎么调节透视呢?
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都要考虑拍摄的角度和距离。距离也是改变透视的重要因素。拍摄同样范围的景物,使用广角镜头在近处拍摄,就能拍出透视感明显的照片,而站在远处拍摄,就可以压缩这种透视感,空间会非常紧凑。从右面的图片中看一看出,透视感不同,拍摄同一景物的效果有很大差异。
但我一直认为是镜头的焦段控制了透视感,广角镜头透视感强烈,而长焦镜头压缩了空间,削弱了透视感,难道不是这样吗?
影响透视的因素只有你的拍摄位置。但是如果你想在不同的距离拍摄一个物体,并让它在画面上的大小不变,就必须变换焦距。使用广角镜头,你必须靠近被摄物体,由于广角镜头的拍摄角度很广,前景和背景的大量景物被拍摄到镜头中。如果你想使用长焦镜头,就不得不拉大你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这时候前景和背景中的景物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当你使用不同焦距拍摄同一物体,并让它在照片中大小一致时,照片的前景和背景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透视感和镜头拍摄角度的变化共同造成的。远射镜头可以只截取背景中很小的一部分,适合拍摄特写。而广角镜头角度宽广,可以涵盖更多的背景。
所以拍摄的角度广就意味着能拍出透视感夸张的图片?
是的。使用你镜头的广角端就能拍摄出透视感夸张的照片,但是你必须离被摄物体足够近。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或者街景的时候,你需要寻找一个前景,让画面上存在兴趣点,有层次,否则画面会显得很空。 有些照片中蜿蜒的小路汇聚在一个点上,这是怎么拍摄的?
由于透视的关系,两条纵深的平行线在照片中都会向一个汇聚点靠拢,如果你找到合适的角度,可以拍到它们交汇在一点的场景。这个点被称为消失点,这样的照片会将观众的视线引到远方,比如一条蜿蜒的小路,或是流淌的溪水。
这两张照片的透视感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左图使用了24mm广角镜头,相机距离模特非常近,而右图试用了200mm镜头,从远处拍摄。你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背景的变化。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压缩透视感?
压缩透视感,可以让画面上的物体更加紧凑,显得距离更近,比如在拍摄建筑的时候,让两座建筑的空隙更小,加强照片的形式感。在压缩透视感的时候,我们需要站在离被摄物体较远的位置,使用长焦镜头拉近这个场景。压缩透视还可以用在拍摄微小的物体上,比如花卉,你可以让花朵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紧密。
透视感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透视感还能为你创造更有趣的图像,造成视觉误差和错觉,比如很多人都照过“扶着”比萨斜塔的照片,这就是利用照片的透视实现的,其实被摄者和建筑之间的距离很远。
如何利用透视拍出精彩的照片
1. 近大远小
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当你拍摄一个元素繁多的场景时,可以以明显的大小区别作为空间延伸的依据。
2. 重叠遮挡
近的物体可以挡住较远的物体,采用重叠和遮挡等方式,选取合适的角度,表现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3. 空气感
由于空气的通透性和光的特性,在照片中越远的物体颜色越浅,这种表现层次的方法在拍摄风光时非常常见。
4. 控制景深
使用大光圈制造小景深,使用虚实对比的方法来突出画面中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比如让前景和背景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