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象棋棋艺理论文章,都一再强调注重子力的协调性。这是因为,只有子力之间具有协调性,才进则能攻,退则能守,形成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在研究此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子力的协调性,是建立在全局观点之上的。在子力错综交叉之中,不统筹全局,不作相对比较,则很难看清子力的协调性。反之,“子力的协调性”又是审局度势时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强调子力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部分子力深入,突破性大,危险性亦大,要注意后续接应。
四、攻守皆有得失,应注意补偿,建立“补偿”的观念。
五、子力位置的优越是协调性的基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总之,对“子力协调性”问题的钻研,应从全局性、相对性、深刻性等方面去考虑。 接下去说说子力的有机联系。
子力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指子力能相互照应,默契配合.像联合舰队一样协同作战,它是子力协调性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两翼分散的子力,能相互照顾,有所沟通,甚是至关重要。 再来说说象棋子力位置的优越性。
现代棋战弈法精细,微小优势往往能成为致胜的根源,基于这种现实,子力位置相对占优的作用,显然变得突出重要了。
弈棋讲求“审局度势”,这是指对局势的估价与判断而言。因此,要求象棋棋手必须对“局势”有足够的认识。
“局势”又叫“局面”,是由双方子力部署而构成的。虽然形势多样,千姿百态。但是,还是可以划分出类型,分析其特点,探索出其规律性来。
我们现在从形态方面着眼,研究几种常见类型,是对象棋中局局势分析探讨的初步,属于局面认识范畴。
1.动态局面
局势复杂多变或双方对攻激烈,常常给人一种活跃与纷乱的动态感,被称为“动态性局面”。 对于此种局面的处理办法需要反映灵敏,善于觉察暗着与妙棋,以便构成战术组合攻击。更重要的则是要求严格的计算,尽管难度较大也当力求准确,因为在紧张的争夺中稍有闪失,经常会造成决定全局的失败。
2.静态局面
象棋棋盘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工稳、简明,没有短兵相接现象的局势,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称为:“静态性局面”。
稳健棋手,善于下这种棋。走法精细,攻守扎实,愿意向残棋转化,兵卒运用得好。并且,常常能在平淡之中,寻找到合乎逻辑的进取途径,表现出很强的功力。
象棋的开局会演成各种阵形,其战术特点亦因形而异,按进攻角度来看,有从中路实行突破的,有从侧翼发动攻击的,有从边线进行偷袭的。按子力分布角度来看,有开放型,也有封闭型。按战术特点的角度看,有对攻型、牵制型,以及模仿型等。
第一种 中路突破
摆当头炮从中路进攻,再冲中兵过河,又有卒林车盘头马配合,构成中路突破之势。
第二种 侧翼攻击
进攻的主方向不在中线,而从侧翼施展攻击,包括打击对方3线的马、象,或者在八线沉炮、车进行攻杀,都是在侧面攻杀对方主将,均属于侧翼攻击。
第三种 边线偷袭
子力不从中线或侧翼进取,而从边线偷袭,对方容易忽略,出其意外。运用较多的战术,是炮取边卒沉底,或马从边线切人卧槽。
第四种 开放性布局
双方阵形都允许对方子力越过河界,进人自己阵地,形成互相牵制、对攻的局面,称为开放性布局。
第五种 封闭性布局
布局阵形按子力分布态势,可分为开放性与封闭性两大类。当双方子力以河为界,分别构筑防御工事,形成严密防线,抗拒对方子力人侵,本方子力主要在自己阵地内运动,则属于封闭性布局,体现阵地战特征。当然,这样的子力结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当某方阵地被打开一个突破口,对方子力由此人侵,封闭性被破坏了,就进人中局战斗。
第六种 牵制里布局
牵制,是用子力威胁对方,使对方子力不能自由行动,或不敢随便行动,然后进一步捉吃对方被牵制的棋子,或乘机扩大优势。通常是用车牵制对方车炮、车马,用炮牵制对方车马等。
第七种 对攻型布局
红方先手,通常采取进攻的局型,黑方不作消极防御,以牙还牙,就成为对攻型。
第八种 模仿型布局
黑方走子模仿红方的着法,亦步亦趋,称为模仿型布局,这种情况下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化,不可能继续下去。
都说中国人最聪明,当然了!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象棋就是聪明的中国人发明的,据说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中国的《易经》思想。象棋有64个格,对应《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黑格、白格和黑棋、白棋分别对应阴阳。开局是全盘的基础,开局的好坏影响到中残局的优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局阶段掌握先手的一方,下起来比较顺利,较容易扩大先手而成优势。反之,被动的一方处于防守地位,如果找不到出路,越下越难下,往往走出错着落人下风。要想有个好的开局,必须要记住以下的几点。
第一点 车贵神速是迟开
车是棋战的主力,一车主动,马炮呼应,则声威大振.因此开局阶段,要求运车神速,占领要点要道,利攻利守。
第二点 活马逞威是绊股
马属棋战中的强子,除了保护小兵的防守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跃出发挥进攻作用,因此开局阶段应注意挺起马前兵,活跃马路,切忌绊马腿难出,受制挨打。
第三点 炮置要塞是轻发
炮也属棋战中的强子,由于射程远,布局阶段常常隐蔽在自己阵地内,监视敌军动向,只要放置重要位置,即可发挥威力,不宜轻易发出,反而降低作用。
第四点 帅位稳妥是幕露
帅是全军之主,象棋规则又确定主帅被杀为败局,所以通常应有士相连结防卫,又有车马炮兵在前线抵挡敌军,帅位宜在安全状态切忌暴据在外,尤其开局阶段,对方子多,火力密集,我帅暴露更显危险。
第五点 各子协同是散乱
象棋的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攻守作用,而各棋子联合起来则比单个棋子发挥更大的作用。防守时需要互相保护连结,进攻时需要互相配合协调,叫做子力协同。所以棋战要讲究全局观念,七个兵种十六枚棋子在局中人的统一指挥下行动,才能下出精彩的好棋。反之,子力散乱,各自为政,就难免打败仗。
象棋布局,也称开局,是指对弈双方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子力进行有计划的调动,再部署出一个很好的阵型的阶段。只有基础打好了,才更有利于下面的战斗。在布局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有:如何才能取得先手,使对方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不让对方形成针对自己的阵形。好的阵形部署将对全局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象棋布局方法:
1.快速出子
原始阵形的特点是,小兵在前,车马炮在后,为了尽快部署出一个有利于战斗的阵型,必须尽快把强子从后方调动出来,因此开局一定要讲究出子的速度,为后来的攻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子力集中
在实战中,要把子力集中在一起,因为子力过于分散是不会有很大用途的,只有将这些强子汇集一方向对方发动攻击,才会不给对方留下丝毫的机会反击,获胜的机会才很大。
3.两翼呼应
原始阵形中两翼是对称而且均衡的,两侧都各有车马炮和士相。因此在部署阵形的过程中,根据原始阵形的特点有时也采用两翼子力大致均衡的原则。主力车要分布两侧,与两翼马炮配合,互相呼应,双边兼顾,这样才能做好防守.以免对手威胁到自己。
4.重视防守
对局时,不要一味地只想进攻,忽视防守,否则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而,应该在进攻的同时,做好充足的防御工作,做到攻守平衡,才能无后顾之优,全力搏杀。
5.占据优势
掌握主动权是决定棋局胜负的关键。只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下起棋来才能得心应手,不受拘束,再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优势,从而取得进一步的胜利;如果主动权掌握在对方的手中,会让你陷入被动.对方会不断地给你施加压力.控制你的子力,封锁你的棋路,让你疲于应付。在布局过程中双方都想要争夺主动权,从而控制对方的子力活动,使自己的子力更加活跃,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来部署具有优势的阵型。
6.压制对手
在象棋布局过程中,在掌握了主动权、占领了要点、控制了要线、取得了空间优势之后.下一步就要想办法压制对方,争夺局面的控制权,决胜千里,运筹帷幄。
7.攻其薄弱
中国有句古语叫“扬长避短”.意为发挥长处,回避短处。在对弈中,不同的棋手会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布局过程中要敏锐地发现对方的弱点,及时给予打击。同时,尽力做好己方的防守工作,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的可乘之机。
8.进攻抢先
在布局过程中,常会有大意落子,致使局部地方受到攻击的情况.此时若防守起不到作用,可以反观对方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攻击.在对攻中重新掌握主动,获得全盘的胜利。
在传统上,人们推崇先手当头炮局,而后手能与之抗衡者,除了斗顺炮或列炮外,就是屏风马与反宫马。由于马局具有后发制人、灵活多变的特点,比斗炮局复杂多变,引人人胜。所以炮马争雄就成为布局史的主流,长盛不衰。马局中的单提马、拐脚马等阵势,均难与中炮抗衡,逐渐被淘汰了,所以就不说了。
第一种 中炮对屏风马3卒
屏风马进3卒的特点,是左马保中卒,右马活跃伺机出击,因此对攻的重点在右翼,此类型布局攻守战术,目前有很大发展,特别是红方也挺起三兵,变化更多。
第二种 中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屏风马进7卒的特点,往往是右马保中卒,左马用于反击,最明显的例予,是等红车过河时跃左马盘河,此种阵式对攻性较强。
第三种 中炮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当中炮方右车过河时,屏风马方平炮兑车,此路变化黑棉里藏针.后发制人,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着法,变化丰富多彩。
第四种 中炮对屏风马两头蛇
中炮方缓进兵,而急于出直横车,则屏风马方可挺双卒,成两头蛇阵势活马。是目前十分流行的布局。
第五种 五七炮对屏风马7卒
五七炮对屏风马7卒,是目前最流行的布局之一,炮方开出双直车,两翼子力均衡开展,马方亦有右炮巡河、右炮过河、左炮封车等多种应法。
第六种 中炮七共对反宫马
在双正马之间置一士角炮,便是反宫马阵式,红挺七兵跳七路马时,要防止黑伸炮到我方士角打串,才能放心进攻。
第七种 中炮三共对反宫马
为了抑制黑左马的反击作用,红先挺起三兵,使黑阵形出现弱点。与此同时,红左翼开展较慢,也不大满意,双方各有利弊。
古代象棋开局之鼻祖,即是斗炮局,包括顺手炮与列手炮,双方对攻激烈,火药味甚浓。象棋斗炮局为攻击型棋手喜用,至今不衰,但已有极大的发展。
第一种顺炮直车对横车。顺炮局开车方式,主要是直车与横车。至于缓开车,只是开车的早晚,实际上仍包含在此两种方式之内。
第二种顺炮直车对缓开车。后手顺炮缓开车,古谱没载,是现代新兴战术,它的特点是活跃左马右炮,展开反击,左车暂时缓开,根据局势发展情况来决定开车方式。
第三种顺炮横车对直车。顺炮先手横车,在古代有很大发展,主要是采取单边封锁战术,现代布局则不同,故以跳左正马为特征,而黑直车则巡河抗衡。
第四种中炮对半途列炮。古代流行的后手大列炮,被红方跳正马攻破,而淘汰了。现代兴起半途列炮,保留对攻性强的特点,使列炮局获得新生。
象棋对局中的一方运动一子,同时给对方两个方向或两个方面的攻击,称为双重攻击。这是象棋实战对局中最常用的战术。捉双、串打、串捉、抽将、闪将、双将、闪击、双重威胁等都属于双重攻击。因为同时攻击的目标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有时甚至两个以上,有时还包括将帅在内,威胁到将帅的安全,所以对方往往很难应对。下面来说说几种不以谋子为目的的双重攻击。
1.闪击
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向对方进行攻击的战术称为闪击。由于闪开的棋子常常同时起着捉、献或拦等作用,因此,实际上常常起着双重攻击的作用,使对方顾此失彼,难于防范。
2.闪将
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向对方将(帅)照将的着法称为闪将。它是闪击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不同的是对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闪开的棋子同时给对方造成捉吃或其他威胁,这时的闪将即成抽将。
3.抽将
一方走动一子后,同时攻击对方两个目标。一面照将或解将还将,一面捉吃对方棋子或拦截选位,改善子力位置,这叫抽将。对方为了应将,不得不放弃被抽的棋子,蒙受子力损失,或者任凭对方抽动的棋子选占有利位置,封阻拦截,解将还将,解杀还杀。
4.双将
一方用几种子力组合起来,同时从两个方向给对方照将,称为“双将”。这是双重攻击中最厉害的一种战术。双将时如对方的将帅没有躲避之处,则形成杀局,称“双将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5.双重威胁
一方活动一子后,同时给对方两个方面的威胁,例如一面捉子、一面胁以将死或同时从两个方面给以将死的威胁等等,这叫“双重威胁”战术。
以弃子为手段,牺牲一些子力,把子力转化为“先手”“攻势”“杀势”或特殊的“对抗形势”,以达到争先、取势、人局、攻杀或谋和等目的,这种战术叫“弃子战术”。弃子战术是象棋实战对局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战术手段,它充分体现“子”与“先”、“子”与“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局时,很多精彩的杀局和令人拍案叫绝的妙着大多离不开弃子战术。
弃子战术如按战术手段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来区分,可有弃子引离、弃子吸引、弃子堵塞、弃子拦截、弃子突破、弃子腾娜、弃子开道、弃子占位等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按战术的目的来区分,则有弃子争先、弃子取势、弃子人局、弃子谋和等几种类型。
第一节 弃子争先
以弃子为手段,争夺行棋的先手和进攻的主动权,这种战术叫弃子争先或弃子夺先。
第二节 弃子取势
采取弃子的手段,争得时机,调动子力以构成有利于攻杀的形势,这种战术称为弃子取势。 弃子取势体现了棋战中的勇敢牺牲的战术精神以及兵法上常说的关顾全局、牺牲局部的战略思想。它是弃子战术中常用的一种类型,在象棋实战对局中被大量采用。
第三节 弃子入局
采取弃子的手段,调动子力,展开猛烈的攻杀,最后达成杀局,这种战术称为“弃子人局”。它是弃子战术中攻杀性最强、杀伤力最大的一种,在实战中运用得好,往往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造成精彩动人的杀局。
第四节 弃子攻杀
在中残局阶段,采取弃子的战术手段,调集子力,进行攻杀,最终形成攻势,或甚至形成布局的,叫“弃子攻杀”。弃子攻杀也是弃子战术中较常见的一种。
1.小兵过河当车使。兵的特点是一路向前。不许后退。未过河时兵的作用相对较小,但有疏通我方马路以及限制敌方马路的作用,过河后兵力量有很大增强,在靠近或进入敌方九宫时,力量猛增。尤其是残局后由于大子都被兑掉的情况下,它能很好的配合马炮,形成强劲的攻杀组合,这就是高手在开局时连一个卒也不轻易丢掉的原因。
2.骏马疾驰。马的威力在残局时会得到更好地发挥,因为到残局的时候,棋盘上的棋子明显减少.很有利于马的活动。由于马可以走八个方向.步法灵活,用一只马的力量可以牵制到它周围的许多棋子,所以会用马的人在对局中常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这种效果在进攻中表现为进攻方法多样,如再有兵的协助,更容易造成杀势.威胁对手,在防守中也可对对方的棋子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化险为夷。
《孙子兵法·势篇》有“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容易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投其所好引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夺取。用小利去调动敌人,然后用重兵来阻击它。战争如此,下象棋也如此。在实战对局里,可以采取各种战术手段利诱对方,吸引对方,使对方子力占
取不利位置,从而达到调动对方,使之自趋绝境的目的。这类战术统称为“吸引战术”,或者称为“调敌战术”。它是象棋棋手在实战对局中争先、取势、谋子、决胜的重要手段。
属于这类战术的有引离战术和引人战术。引离、引人战术与一般诱离、诱人等诱着不同的是,前者往往带有某种强制性,这时被引离或引人的对方棋子完全是被迫地在棋盘上运动。
1.引离。 用弃子或兑子手段强制地将对方某个棋子引离重要的防御阵地,这种战术叫“引离战术”。它的战术主题思想类似兵法中常说的“调虎离山”计。不过,引离是带强制性的,对方不得不应。
引离战术是象棋重要的进攻手段之一,因为带有强制性,所以这种战术常和照将、要杀、捉子等攻击性的着法结合在一起,并且经常采用弃子手段来实现。在有些实例中,弃子引离常和弃子引人结合运用,有时也和其他战术结合在一起,构成战术配合。
2.引入。象棋对局中的一方用弃子或兑子手段强制地把对方的将?帅)或某个棋子吸引到易受攻击或自相堵塞的位置,这种战术叫“引人战术”。这是吸引类战术中的另一种。在实战对局中,它和“引离”战术一样,十分常见,而且常和照将、要杀、捉子、封锁、堵塞等战术结合运用,同时常常采用弃子手段,因此,常使对方不得不应。
引入战术在实战对局中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而且经常与引离战术配合在一起,达到攻杀人局的目的。
图老师小编精心推荐:象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