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果实离不开春天的耕耘。婆媳关系的和谐融洽,需要经常调适。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有打架的时候,在婆媳长期相处中,产生矛盾并不奇怪。怎样使“和谐”二字常驻婆媳关系之中?怎样融解婆媳间的心理冲突呢?
要使婆媳关系和谐融洽,从媳妇这一边说,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在新家庭刚刚诞生之日起,做媳妇的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注意调整期待。每个人都有期待,而内心期待同期待实现值又构成一对矛盾。因此,在跨进婆家门之前,务必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期待要求,不可过高,宁可偏低。这样,倒很可能为眼前超过期望的处境而高兴。
二是要谅解老人心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修养,不要有意无意地把婆婆当成外人,一言一行都要使婆婆感到,家庭的扩大并没有改变而且倒有可能深化原有亲热的母子关系。纵然夫妻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母子关系而成为新的“内团体”,但“内团体”是人建立的,因而它完全可以扩大成为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在内的融洽集体。与其把婆婆排除在外,远不如努力去建立新的母女关系。
三要防止角色混同。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有同有异。同者,均为上下辈关系;异者,前者无血缘关系,后者则有血缘关系。因此,女儿对母亲的孝顺,一样适用于媳妇对婆婆;但女儿对母亲的任性,则应在婆媳相处中杜绝。如果说,下辈对上辈的尊敬适用于一切两代关系,那么在婆媳相处中就更需要。有些话在母亲面前可以随便讲,在婆婆面前则要注意身份和礼节。
在重视以上三点的同时,作为晚辈的媳妇,应从大的方面把握住自己,即尊重老人是一种应有的美德。平时能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主动关心、体贴婆婆,事情虽不大,但在老人心目中,媳妇是如此地细心和孝敬,如同自己的亲女儿,这就容易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在习惯爱好方面,也要尊重婆婆,做媳妇的要充分理解,老人长期形成的习惯和爱好是难以改变的,应该尊重和照顾。再者,在婆婆生病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做媳妇的应责无旁贷地服侍,殷勤照顾,体贴入微。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婆婆,做媳妇的更应多多照顾,尽到赡养的道德义务。在家务劳动方面,婆婆没有工作或退休在家,身体还好,能操持家务,做媳妇的不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应想到婆婆毕竟年事已高,体力日衰,应多注意休息,而自己年青力壮,应在上班前后多承担一些家务,以减轻婆婆的负担。如果认为婆婆应当做家务,甚至抱怨婆婆做得太少,这是不道德的。和谐婆媳关系,还要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使婆媳和睦相处。总之,要使婆媳关系和谐融洽,从媳妇这一边来说,对婆婆的尊重、体贴和忍让很重要。有了这三条,再加上细心体察婆婆的心理,善于调适婆媳间的日常矛盾,那么,使婆媳关系胜于母女关系,就不会仅仅是一种良好的希冀了。
同样,婆媳关系的融洽,也离不开婆婆的努力。婆婆应体谅媳妇,爱护媳妇。婆媳关系是相互平等的,其位置是相对独立的,婆婆不要凌驾于媳妇之上,也不要过多干涉媳妇的事,彼此之间相处要宽宏大量,小事不计较,大事同商量。做婆婆的要心胸开阔,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媳妇唠叨不休。要对媳妇平等相待,不要把媳妇看成是外姓人。对媳妇时髦的穿着、打扮、外出参加社会活动不要干涉,偶尔晚归,更不应对媳妇乱加猜疑,甚至横加指责。婆婆要与媳妇多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做到互相理解,在小事上要忍让,不以长者自居,天长日久,就易于与媳妇搞好关系。
身兼儿子、丈夫双重角色的家庭成员,当好“中间人”角色,也能发挥和谐婆媳关系的“催化”作用。首先,要进行感情和心理上的交流。通过“中间人”的工作,让婆媳彼此了解,就为婆媳感情的增进奠定了基础。在母亲和媳妇之间,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明显偏袒一方。传导婆媳之间的感情,要做到好事尽量多让妻子出面,增加共同活动的机会,注意感情的反馈与互导。其次,要疏通感情和心理上的隔阂。这就要及时了解情况,正确进行疏导,善于从中斡旋。在家庭中,丈夫与儿子这个中间角色,能增加婆媳间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心理疏通的渠道,而这种渠道越多越宽,交流双方的关系也越稳定、越和谐,彼此的矛盾相应也越易缓解和克服,这对于家庭的和睦与团结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做好上述几点,化解婆媳之间的心理冲突就不会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当然,婆媳关系改善以后,并不等于说以后不会产生矛盾。生活就是矛盾。但有一条原则应该掌握,在处理新矛盾时切莫联系旧矛盾。有一首诗写得好:让愉快的事情变成种子,在记忆中发芽;让不快的事情如同落叶,随风飘去,永远消失。这样,婆媳关系的不断改善与增进也就不难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ggan/)婆媳关系好了,家庭里的协作才能搞得好,家庭生活才会美满幸福;而家庭的各种具体问题处理得好,团结协作得好,婆媳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因此,婆媳之间的心理冲突的融解,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g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