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妈妈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牙齿萌出早、有的宝宝则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宝宝长牙先后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有个别宝宝牙齿萌出顺序不对,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宝宝长牙顺序具体如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baobaozhangya/)1、中切牙:下颌2颗( 6个月);上颌 2颗(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2颗(7个月);上颌2颗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2颗(12个月);上颌2颗(14个月)。
4、犬牙:下颌2颗(16个月);上颌2颗(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颗(20个月);上颌2颗(2岁)。
其实,早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就可以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第一阶段――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第二阶段――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第三阶段――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宝宝长牙期间可能会发烧,但宝宝长牙与发烧没有必然关系。乳牙萌出前几天宝宝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肿大。而吃、咬手指或乱吃东西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发烧腹泻等疾病,所以宝宝长牙时要特别注意卫生状况。
其实,乳牙萌出是每位宝宝成长的过程之一,而长牙时因为一些生理的因素产生发烧症状,只要爸妈掌握宝宝发烧的程度轻重,多留意与警觉,发现异常时立即送医,就能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必经的成长过程。
要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就必须从0岁开始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都给宝宝清洁口腔,以纱布清洗或给宝宝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对清洁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洁一次。
1、宝宝长牙时
当宝宝正在长牙时,牙床、牙龈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残渣停留在上面,则会让原本轻微发炎的牙龈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长牙部位的牙齿清洁,但力道不宜过强,以免弄痛成长中的牙齿。
2、宝宝长牙后
出来的牙齿要使用儿童专用的软质牙刷来刷,而整个口腔仍可用纱布或毛巾蘸清水来清洁。如果此时宝宝能够用手握东西,则可以让宝宝学习刷牙。
3、洁牙方法
(1)必须同时以“牙刷刷牙纱布”清洁口腔。
(2)纱布清洁口腔方法同前。
(3)用牙刷给宝宝刷牙时,方法和大人相同,注意牙齿的每一面都要刷到。
(4)宝宝自己先刷一次,妈妈再给宝宝刷一次,最后检查是否清洁干净。
微信公众号搜索“图老师”或者“tulaoshi_com”加关注,每天最新的美食、健康、育儿、美妆、美容、手工DIY等教程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