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只是一种训练听劲的方法,一般不能用于实战,故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太极拳和其它拳术一样,本质都是技击的,而且较技时不论对方使用拳种,也不论对方使用招式、从什么角度打来,都可以应战。
不过需注意的是,文练必须有武练为基础,特别是太极拳。功与技相辅相成,又互跟互生。功技并重是防身、技击必须遵循功技合一”原则。
太极拳推手中的文武之道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太极是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在太极中指的是阴阳二气。
这就告诉我们,太极生阴阳,是万物的本源。而太极拳”是明末清初的产物,是明代拳家综合吸收了各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
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中医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物理力学、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中医学和物理学等科学概念。
太极为文,拳为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太极拳为的是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
已故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说:打太极拳,虽然习武,文在其中。”文者,体也;武者,用也。体为用之本,用为体之能。
文”和武”是太极拳本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目前有人提出太极有 文练、武练之分,对此我不敢苟同。太极拳本身就是文武之道。只是练习或者传播太极拳的人是偏重于理论还是偏重于技击实战。
难道说只有文练才能舒筋活络,调整阴阳,才能气沉丹田,才能势势存心揆用意”? 事实上,武练者对腰腿的功夫要求更高,同样要求打拳时无人似有人”,才能在实战时有人似无人”,这不就是势势用意吗?
练太极拳一定要慢,古话常说,慢工出细活,慢练太极拳能领会太极拳的精神要领及其中的智慧。
对太极的文练”、武练”争议之外,目前社会上对太极拳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个极端现象,一者偏于理论,以养生为主,过分强调意、气、呼吸”,把太极拳引导为形而上,玄虚而神秘。
一者偏于实战,以擒拿格斗为目的,把太极拳趋同于散打拳击。前者偏于文,丢掉了太极拳武术属性中的武”的一面,过于缥缈,空洞,所讲的意、气、呼吸等,都是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你说有多神奇就有多么神奇,无法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