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道家的静坐”、导引”之术,均为养生疗病之道。《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 ”。《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恬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都充分说明运动”和清静”各从不同的角度养生,达到强身疗病的生理效应。
自古迄今,养生疗病之术,种类颇多,各有特色。而陈氏太极拳则是总结了前人各种养生之术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运动熔于清静之中,把静化于运动之内。这种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产生了内气催外形、思维与动作、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动作意气的相互协调。从而在思想上得以安逸,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气得生、宗气得充、精气得保、身体强壮。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乃为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心静勿虑,意守丹田,是鼓动内气的基础,是产生毅力的条件。毅力是练拳的保证,锻炼持之以恒,就可以从内气到外形协调一致。使气沉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而使脏腑得充,周身得养,精力充沛,有利于病变和精神创伤的修复,有利病体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由于它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
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然而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场所。一个久练拳的人,每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久经锻炼而得来的心律减慢,延缓了心脏舒张期,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
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减少肌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症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下纳于肾是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肾纳气,则是气沉丹田,肾不纳气则上浮胸中而喘。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增强。经过长期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具体的表现是在练拳时汗流夹背不发喘”。他对防治慢性肺气肿有一定的作用,对防治各种慢性肺部病变均很适宜。
3.强健肌肉、改善骨的理化特性,畅通经络,有利于营卫气血的通行。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熔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物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对老年人关节病(关节僵硬,行走坐起不便,足膝萎软,屈伸无力、骨质增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健康与否、与经气畅通与否密切相关。练太极拳的人,练到一定程度,就有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感。中医针灸学认为这种现象是得气”的表现,也就是调动内气,打通经络,经气运行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太极拳运动,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为肾之腑,又为带脉所绕之处。腰脊运动带动身形,行于手指,行于四梢,复归丹田。丹田乃小腹部位,任督脉冲乃一源三岐,出会阴,复灌诸经。长期锻炼,可使肾气旺盛,带脉充盈,阴阳调和,神清目明。
尾闾中正”乃太极之要领,这是稳定自己重心,加强发劲的根本。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与尾闾中正”上下相应,百会穴”与长强穴”相互灌注,有利督脉经气的畅通。百会、长强乃督脉之要穴,气通此穴后,便能升提中气,增强韧带及扩约肌功能。故对脱肛、痔疮、子宫下垂,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总上所述,尾闾中正”、虚领顶劲”有利于任脉、督脉经气的运行。任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手足三阴经脉),督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阴阳经(手足三阳经脉)。内联奇经诸脉使之畅通。加之气沉丹田,螺旋缠绕”,从内到外,从躯体到四肢末梢,得以特殊的运动,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华佗传)。当然,要使其起到防病健身作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刻苦锻炼,不管男女老幼,都可收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全面掌握陈氏太极拳核心技法
初学者为什么要先学老架一路拳
学习老架一路拳是培养扎实基本功的阶段。通过一路拳的反复练习,加强人体下肢力量,只有根基牢固了,才能做到中节活 、上节灵,进而达到节节惯穿的目的。
学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去僵求柔、柔中求刚、刚柔相济。学好老架一路拳,尽快渡过去僵求柔这一阶段。通过一路拳的练习,让身体内外学会放松,把人在后天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僵力、拙力慢慢地去掉,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架一路拳的练习也是养足内劲的阶段。只有内劲充盈饱满了,才能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初学者学习老架二路拳的重要意义
许多人认为想学好陈氏太极拳,只要学好老架一路就可以了,而把老架二路看成是选修套路”,可学可不学。实际上,老架二路的学习同样重要,学好老架二路不仅弥补了一路拳发力不足的弱点,而且对老架一路拳技的提高也大有促进。
第一、老架二路拳加强协调性的练习,使身体更加灵活。老架二路速度快,对全身整体协调性的要求相对于老架一路来讲更高一些,通过二路拳的练习,可以使手、眼、身、步法的配合由被动的思考慢慢地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进而做到周身的协调一致,使身体更加灵活。
第二、老架二路可以提高老架一路的发力动作的水平。老架一路以柔为主,发力的动作不多,而发力动作是衡量陈氏太极拳水平的重要标志。单纯依靠老架一路的练习,发力动作尚不能得到充分锻炼,老架二路恰恰弥补了这一点。二路拳发力动作较为集中,全方位体现了采、列、 肘、靠各个方向的劲别和松活弹抖的特点,练习过老架二路者,对老架一路中的发力动作会理解得更好,动作会更舒展大方。
第三、练好老架二路,真正做到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众多太极拳爱好者的追求目标,《太极拳十大要论》中指出: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柔而无刚,则太极拳失去了其实用价值。因此,要想真正作到刚柔相济,两路拳的学习缺一不可。
第四、老架一路和老架二路结合练习,全面掌握太极拳的八种基本方法。棚、捋、挤、按、采、列、肘、靠”是太极拳拳架和推手中运用的八种基本方法。其中,棚、捋、挤、按”为四正手; 采、列、肘、靠”为四隅手。陈氏太极拳的各种套路和这八种方法是紧密联系的,老架一路和老架二路拳围绕这八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其中,一路拳以四正手为主,四隅手为辅,二路拳以四隅手为主,四正手为辅。学好太极拳八种方法缺一不可,因此,只有老架一路与老架二路结合学习,才能更全面地掌握陈氏太极拳的核心技法。
总结:通过上文的学习大家对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作用都了解了吧?陈氏太极拳吸收了各家之长,经过不断地改进,成为比较优秀的一派,大家不妨去试着练习陈氏太极拳,相信坚持练习健身效果一定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