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前腿弯曲如弓,后腿蹬直如箭。太极拳的弓箭步与少林拳的弓箭步不同。第一两足距离较近约等于两三足距离。第二是前腿的前弓是由后腿后蹬所致,形成形与劲板反之像,符合力学原理。此种步法在太极拳中用法最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2、骑马步
其姿式如骑马之式,两足平衡距离稍比肩宽,也可三脚宽,身体下坐半蹲式,两膝不超过足尖,臀要高于膝,松腰松跨,上体要直,此式在太极拳中用处不多,仅在起势、收势、金刚捣碓等动作应用。
3、丁字步
丁字步是两脚成丁字形站立。一足实着地另一足尖实落地,如六封四闭”、高探马”、上步七星”等动作均用此步。
4、并行步
两脚分开、并行,如云手”动作即用此步法。
5、平仆步
即一腿下蹲,一腿伸开仆地,如:切地龙”、跌岔”即用此步法。
24式简化太极拳要领
1.虚灵顶劲
即头顶悬”。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练习者的头部头正、顶平、项直、颌收。头顶百会穴上犹如有绳索向上提悬,使头容正直,神贯于顶”。同时,头顶要保持平正,在练习时即使头顶上放一碗水,也不会洒出。要做到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项直,颌收”,但又不可过分用力,否则就会导致颈项僵硬,气血不能流通。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动作不要过于僵硬。
2.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含胸是指胸廓自然向内略涵,使气沉于丹田和胸部有舒宽的感觉。因含胸和拔背紧密相连,所以做到了含胸,自然就能拔背;气沉丹田,是宽胸实腹,身法端正,用意识将气沉于下丹田,则无血脉偾张之弊。
3.松腰敛臀
腰为一身之主宰。太极拳要求含胸及气下沉于丹田,则必须松腰,腰部松沉后,才会使坐身或蹲身时的姿势更加稳健,这样,不仅能帮助沉气和增强下肢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主导作用,即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有拳谚曰:命意源头在腰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敛臀是指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臀部稍作内敛,敛臀时,应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向前、向里轻轻收敛,像用臀部把小腹托起来似的。当然,也不能使臀部故意前攻而导致上体后倾。松腰敛臀部有利于气沉丹田。
4. 沉肩坠肘
沉肩是指肩松开而下垂,在此前提下,使肩肘向下沉坠,从而产生上肢内在的如棉里裹针的遒劲,并使劲力贯穿到手臂。
5. 尾闾中正
尾闾中正,要求上体正直,无论是直的或斜的动作姿势,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一直线,处于中正状态。在转身时,腰胯、肩要同时转动,否则,尾闾一歪,则下盘重心偏斜,使下盘与躯干的劲力间断,上下劲力不整。
6. 内外相合
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做到内宜鼓荡,外示安逸”,即内在精神振奋,外则神色自然,并且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7. 上下相随
即指整个身法步法腿法要有机配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保持整个躯体的动态平衡和动态稳定。
8. 相连不断
指动作要势势相连,贯穿一气。自起势至收势,应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中间没有间断,没有停顿。
9. 用意不用力
不用力,指不用拙劲笨力,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动作用意不用力,则意到气到,力由意生,劲出自然。
10.动静有常,势势均匀
练习太极拳时,必须保持均匀的速度(据不同的太极拳流派而有所不同),不可忽快忽慢,且所有动作势式,一般都要保持相同的高度。
图老师小结:上文中介绍了关于24式简化太极拳的几种基本步法介绍,想要学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可以多多的学习一下。同时,还介绍了关于24式简化太极拳的一些要领解释,大家也可以多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