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不要对孩子说“不”
细想一番,其实只有这样三种情况是绝对有必要对孩子说“不”的,其他的最好别说:
——当孩子打算做的事会伤害他自己的时候
比如:伸手够火炉上的锅,尤其是当它盛满滚烫的热水时;
——当孩子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其他人的时候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睡觉的宝宝旁大声地吵闹或是砰砰地敲打他的玩具;
——当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实际上的损失的时候
比如用蜡笔在起居室的墙上乱画。
即使你要说“不”,也不必弄得像一次正面对抗那样。最好的办法是以你所知道的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举个例子,孩子要是不肯穿上外衣和套衫,你就可以在答应他外出玩耍的时候给他穿上。
在你决定说“不”之前,记住:暂停一会儿总是值得的。
你必须确信你切实知道孩子的意思,并且确信你的回答是正确的。
保持行为准则的简单性和连贯性非常重要,这样孩子才会领会你的意思,知道你是认真的,并且知道你在讲话之后总是期待他立刻作出某种行动。这样你说的“不&rdqtulaoshiuo;才真正有所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有多少父母这样带孩子的
文/青梅竹帚的传说
事情已经过了两天了,一想起来就觉得无法理解。
上周六晚和朋友们到一间会所卡拉OK厅唱歌,当时大约九点钟,这间卡拉OK厅很小,但气氛还不错,像小小迪厅。我们是第一桌,大家有的玩骰子,有的唱歌,玩的很开心。
一会儿,又来了一桌,还带着一个大约四五个月的宝宝,宝宝显然无法适应歌厅的环境,睁大眼睛四处看。当时音响声音很大,屋厅有不停转动的彩灯,抽烟的,喝酒的。。。当时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觉得很不舒服。真希望他父母带他快点离开,可是他们竟然没有离去的意思,一直带着宝宝坐了大概1个多小时。
这期间,又来好几桌,其中有一桌还带着一个两岁和一个五岁的小朋友,这两个小孩上台唱了一首歌。然后大概睡着了,可是他们离开的时间是晚12点后(因为我们12:30离开)。
且不说大小孩,那对带着小BB来歌厅的父母可以毫无顾虑地坐那么久,不考虑噪音和五颜六色的彩灯对孩子的影响,小BB不会说也不会走,无辜忍受父母带给他的“娱乐”。
是我少见多怪,还是有的父母就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呢?
父母该给孩子什么(上)
面对新世纪,父母该给孩子什么
渌泠(新闻工作者) 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我曾经写过一篇《被标准所奴役的孩子》的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虽然现在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比如不要太在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要以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马慧娟(教育工作者) 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
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我曾经在德国生活过两年,发现德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确实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带孩子走路时,往往不自tulaoshi.com觉地牵着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座上,而在德国却很少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他们也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主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李有星(律师) 学会做人是根本,一专多能和学好外语也很重要。
一要学会做人。要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二要一专多能。在竞争的社会,多种能力的培养肯定是需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专长的培养。拥有一技之长,这是竞争社会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要学好外语。新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谁掌握语言越丰富熟练,谁就能够在国际交流中畅通无阻。因此我赞成幼儿园开展外语教学。
另外,我还希望我的孩子能够选择具有独创性的职业。比如教师、律师、设计师等等。
专家的看法
程秀兰(陕西师大幼儿教育系) 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凡事都想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父母不仅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还要大胆地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地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转下文)
父母该给孩子什么(下)
父母该给孩子什么(下)
(接上文)
三、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四、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华爱华(华东师大学前教育学系) 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学习社会”必需的生存智慧。
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人们不会再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念头终生从事某一个职业,更不可能只要学会一种知识或技能就能享用一辈子。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人们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也是21世纪必需的生存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心等等,这些良好的心理能力不是简单地靠书本学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加以培养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评价,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知识越多越聪明,真正的智慧应该是对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举个例子说,一个会背2O首古诗的幼儿不一定就比会背10首的更聪明,而可能要看谁会编儿歌,谁编得更好。还有,现在的家长往往忽略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教育契机而去刻意追求书本上的教育内容,这事实上是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家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适时自然的引导和教育。
徐琴美(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真实、开放的教育非常重要。
面对新世纪,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固然十分重要,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因为人是在交流中成长的,今天我们处于信息时代,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交流,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可以快捷方便地利用和处理信息。同时,语言本身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情绪的疏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孩子将来参与竞争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的文化传统往往强调人去做,而不鼓励人去说,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也总是大人说,孩子听,孩子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愿望。而我们要对孩子讲民主讲尊重,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说的权利,培养孩子说的欲望。
另外,我认为不管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什么,真实、开放的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必刻意地去为孩子创设不符合生活真实和现实发展的教育环境,而要从现实出发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现实,全方位地经受各种情感体验,无论是快乐、自信、希望还是失望、痛苦、拒绝,都要让孩子真实地去体验,开放地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去勇敢地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竞争。
许卓娅(南京师大幼儿教育系) 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标准。
现在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到毕业了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他们的价值观处于非常模糊的状态,以这种状态进入社会,他将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工作、婚姻、家庭、子女等一系列问题?又怎样去发展自己服务社会?透过这些大学生的问题去看我们的幼儿家庭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怎样开发智力潜能或是培养哪方面能力的问题,而是怎样引导孩子从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怎样把握现实与未来、个性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孩子之间发生纠纷,许多家长教育孩子要打回来,这从现实的表面状况看,是教育孩子不要太软弱,要有竞争性,可是从社会发展的深层意义来看,我们所要创造的不是一个你争我斗互不相让的恶化的生存环境,而是一个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人类和平共处的社会环境,那么这样的教育就非常令人担忧了。还有我们都在提倡尊重孩子,对孩子讲民主,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可我在美国的感受使我对此有了不同的理解,美国是个教育民主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可是“少女母亲”的普遍现象和这一代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状态非常令人担忧,他们反过来羡慕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教孩子怎样去面对或者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要从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去把握整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需求,从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既适应现实生活需要又能积极把握未来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摘自《幼儿教育》2000.1孩子最怕父母什么?
家庭气氛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但是也并非完全“看不见”“摸不着”,而是很容易被孩子感知的。一项针对30www.Tulaoshi.com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的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值得深思的是,回答中最多的并不是“怕爸爸妈妈打我”,而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某市劳教部门对接受劳教的236名失足少年进行了一次失足原因调查,结果也令人吃惊:在236名少年中,家庭破裂或已达到破裂边缘的,父母之间经常争吵的占43.6%;家庭生活涣散、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即所谓“享乐型家庭”占37.7%;对子女放任自流、溺爱娇惯或任意体罚的家庭占28.4%。
上述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品格的形成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当前,可以说所有的年轻父母在培养子女方面都舍得花钱,也认识到智力投资的重要,买钢琴和请家教都在所不惜,但却很少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很少注意自己的家庭气氛的创造。他们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只需要父母的爱抚、照料、指挥和管教就够了。至于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就是一架架全频道的电视录像机;那一对对灵通的小耳朵,宛如一台台高效能的录音机,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贮存大脑里。这对他们心理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总是绷着阴沉沉的面孔,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们如受苦刑,他们那天真无邪的天性受到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儿童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妨碍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材。
来源:教育网
美国孩子要求父母什么
zhangshen转贴:(写于10/20/00 10:19:41 PM)
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
1、 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上您。
2、 我的眼睛并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3、 家务总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上的奇闻,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
4、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要敏感一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5、 我是“上帝”赐给您的一件特别礼物,请爱护我,要经常训教我所作的运动,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的礼貌。
6、 我需要您不断的鼓励,不要经常严肃地批评和威吓。但要记住,你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不要批评我本人。
7、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有关的事情,允许我做错事或不成功,以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随心所欲地、正确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之路。
8、 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相比较。
9、 不要怕同您一起去度周末。小孩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从小孩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ou.ou的回复: (写于10/21/00 10:38:12 AM)
其实现在的中国父母也逐渐意识到这些,把孩子当作朋友,让他们自立,培养他们自主的意识,教他们怎样做人,学会有自己的思想。
心痕的回复: (写于10/21/00 12:39:37 AM)
美国孩子是和中国孩子不一样:)
liaodingding的回复: (写于10/21/00 9:13:44 AM)
因为美国家长对待孩子与中国家长不一样!
dongmiaomiao的回复: (写于10/21/00 10:32:49 AM)
因为我们的整个社会大环境和风土人情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