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女性心理学时,很多心理学家讨论的第一个重点通常就是女性的阴茎嫉妒,以及它对女性心理发展产生的决定性意义。弗洛伊德认为,由于男女小便方式的不同,女孩开始认识是男性女性器官的不同,并产生了强烈的阴茎羡慕和阴茎忌妒。由于缺少男性生殖器官使她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们会由此发展出永久性的自卑感和低劣感。女性成年以后的许多心理特点都是阴茎忌妒的直接后果,如女性的嫉妒心、缺乏公正性、虚荣心、羞怯心等等。
这个说法后来引起了包括阿德勒等学者在内的激烈争论。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经引用一个叫弗洛莉的女孩的自述,这个女孩认为:“两性的最明显界线,两性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男孩子可以站着撒尿,而女孩子则必须蹲着撒尿。”
阴茎嫉妒理论实际上是在暗示:女性所拥有的只是一个“缺失”、“萎缩”和“衰退”的性器官,只有阴茎才是唯一有价值的性器官。波伏娃提到,阴茎的优越似乎首先通过排尿的方式体现出来。阴茎“自由自在,突于身体之外,就像个天然的小玩物和小木偶似的”。大人们通过赋予阴茎以价值,提高男孩子的身价,好像站着撒尿比蹲着是有天然的优越。
拥有阴茎对男孩而言是一种特权,特别是在儿童对它的排泄功能失去兴趣前。男孩子得到的主要好处是,由于有一个既能看得见又能抓得住的器官,他至少可以用它部分地确认他自己。因为有一个可以看到的第二自我,小男孩可以大胆表明主观态度。而那个他把自身投射进去的客体,则变成了自主、超越和权力的象征。但是,小女孩身上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成为她自己的化身。就这样,在童年时代,女性就开始被塑造成“第二性”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从动力角度来讲阴茎为男性外显的具有攻击性的器官,具有“强大”、“占有”的心理意义。在女性,如果能够生儿子,在很大程度相当于自己有了阴茎,具有了"攻击性",如同儿子成为自己阴茎的延伸,就能够"十年媳妇熬成婆"了。
阴道作为女性的生殖器,就父性社会的妇女所有的地位来讲,代表着迎合和被动,代表着隐忍和屈从。这就是为何很多妇女自己就存在着扬璋抑瓦念头的原因,她们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导致了社会上过份地强调男女平等而非男女有别!事实上,能够给女性带来荣誉的是乳房(及其附属品),我们常听说:啊!母亲的乳汁培养了我!想想这种现象吧:全世界著名的厨师均是男性(而厨房是女性的领地),动力的意义在于:男性根深蒂固地憧憬着母婴关系中的“共生依赖”,这种感觉提供了男性塌向社会,自信于外界的基础。这种感觉的缺陷导致男性发展厨艺,在供养成千上万的食客时充当了母亲并满足了当年未从母亲那儿获得营养(信任与安全)的愿望。所以,“乳房嫉羡”不仅成为男性追求丰乳肥臀的象征性标志,也是众多女性争相效仿的动机。
器官的意义在心理含义上的延伸取决于家庭父母和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比如“招娣”的女孩更容易具有内疚感,可能对自己性别身份十分自卑。老大(儿子)对老二(儿子)的愤怒可能会以母亲样的关爱表现出来。尽管如此,埃里克森(Erickson)对男性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加以了阐述,他说:在男性化的过程中,搀杂女性气质的成分会使他今后的发展更和顺、更具有共情能力;女性化的过程中搀杂男性气质,会使她今后的发展更具有自信和主动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阴茎羡慕”也好,“乳房嫉羡”也好应该属于人格发展的正常过程,但可能被社会、家庭及文化背景所误导,而变成单边的“男权主义”或“女权主义”。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昱晔通讯员温红蕾)儿子15岁了,却特别爱和母亲亲昵,一旦遭拒绝就寻死觅活。
相信看到上面的一句话,您立刻会联想到一个词“恋母情结”,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恋母情结”的说法,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儿子会对母亲发生爱恋,爱母嫌父,叫作“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认为他的这一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也不能把恋母情结看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不能把它绝对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它。
在我们国家,由于提倡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的比率上升,孩子被娇宠,男孩子很大了还是和父母一起睡,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的萌芽,难道男孩子会对母亲——一位成熟的女性的身体无动于衷吗?今天的“恋母情结”是错误家教的产物,或者说是由于母亲对儿子的过分爱恋造成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对3岁以上的孩子就应该开始培养其独居一室的习惯。对孩子说:“你长大了,要上学了,应该有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布置一个属于你的小房间吧,要锻炼能够一个人睡觉,不要再依赖父母。”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