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交朋友呢?朋友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爸爸妈妈要正确引导孩子交朋友,这样对儿童未来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哦。那么,具体要怎么办做呢?今天,小编就来为你出出招吧。
怎样教育孩子交朋友
愉快:在友情的培植上,愉快之态度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说:“我喜欢你!”一个愉快的人必说什么,就可传达出这个信息。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愉快也是乐观的一种形式。它总是盼望是最好的,不想最坏的。包含了好性情,不是粗暴易怒的性情。它包括成为一个众人的喜爱的人,使人可以接受失败而不伤心。
乐于助人:最能赢得人作你的朋友一个办法是在需要帮助时帮他。同学拿的东西太多时替他拿书包,帮助人查电话号码,为人开门,这一切帮助人的姿态都在说:“让我们作朋友吧!”用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取朋友的最有收获的办法是对一个天生胆小、沉闷的人特别仁慈。当你帮助这么一个人感到舒服时,他就会感激你,所以会乐于作你的朋友。
诚实:真实的朋友是一个可以信任,能向之倾吐心意,并在一切环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最能破坏友情的莫过于使用欺骗的手段。在交朋友上,诚实的习惯报酬最丰富。藉着永远诚实,你就能吸引人来作你的朋友,因为他们会羡慕你的诚实。
机智:与朋友相交时,可有两种方式去说同样的事:一种是粗鲁不仁慈;别一种是表明你乐于帮助。比如:你的一个朋友在脸上有着一处污渍,他不知道,你可以用告诉他的方式帮助他。一种是粗鲁的说:“你最好去洗一洗脸,好脏。”但另一种,更机智的方法是将他叫在一旁,轻轻地说:“我相信你喜欢知道你的脸上有脏东西。”简单的说,机智就是不伤害人的感情。一个人在这方面谨慎时,他的朋友就会重视他、喜爱他。
仁慈: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在彼此相交时,常十分坦率。他们并非有意要粗鲁,有时会批评、争吵及取笑。那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种举止对别人是不愉快的。一个要成为他人好朋友的人会小心避免贬抑他人的谈话。没有谁会喜欢被人取笑,一个好朋友也绝对不会拿别人去开玩笑。
意气相投: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
家长在告诉孩子交朋友需要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教育孩子交朋友的注意事项
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尽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爱说话、敢说话的性格。家庭大小事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讨论,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应多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大胆地与人交往,品尝与人和谐交往带来的种种乐趣。
培养孩子具体的社交方法。社交能力是在孩子与他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所以想要让孩子获得社交能力,家长要教给孩子具体的社交方法。尤其是让孩子学会以他人能接受的方法获得想要的东西。比如,当孩子想要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导孩子友好地向别人发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不可以?”当孩子与别人争抢玩具时,父母要耐心引导,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办法,学会说服别人与自己分享玩具。
另外,教孩子用文明语言与他人交流。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行吗”、“你先玩,我后玩”等语言,使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待人热情主动,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
创设情境、提升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提升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多种社交机会和条件。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门,或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当交往的机会到来时,家长要学会藏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冲在孩子的前头。比如,家里来了客,要让孩子参与接待;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与不同的亲戚朋友交流、玩耍;购物时,让孩子试着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他人正确地相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及时赞美,巩固社交能力。赞美如同阳光。面对孩子正确、积极的人际交往行为时,我们要充满激情地给予赞美。如果能够加上肢体语言就更棒了。亲一亲,摸一摸,抱一抱等。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并不断加以巩固和延续。
引导孩子交朋友,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哦。
孩子们成为快乐的伙伴,是在愉快的创造活动中建立的,如大家一起在玩沙土或玩水时互相熟识了,就建立了好朋友关系。父母和老师就鼓励孩子去结识更多的好朋友。下面一例就是这样。
小月的妈妈给她买了一条新裙子,小月很高兴,就穿上新裙子到了幼儿园。
当时,小伟正在用积木搭大汽车。小月对小伟说:“我妈妈给我买新裙子了。”
小伟头也没有抬,只顾自己搭积木,说:“买新裙子有什么好说的。”
小月站了一会,一个人悄悄走开了。
一会儿,小伟的大汽车搭好了,又高又大真神气。
小伟很开心,便叫小月来看他的大汽车。小月嘴巴一翘:
“大汽车有什么好看的。”
老师听见了,便走过来看看小月的新裙子,又看看小伟的大汽车,然后说:“如果穿上新裙子的小月,坐上小伟的大汽车,那才真棒呢!”
小伟看看小月的新裙子,小月也看看小伟的大汽车。
小伟说:“我再把汽车造得大一点,可以让小月坐。”
小月说:“小伟的大汽车比我上幼儿园的汽车漂亮多了。”
于是,小伟在小月的帮助下,继续用更多更大的积木搭成了更大的汽车,小伟又夸奖了小月的新裙子真好看。
就这样,小伟和小月很快成了好朋友。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 ||